黄河,一条孕育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黄河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穿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后,在鄂尔多斯高原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之间的陷落地区,一连作两个90度的剧烈转弯,好像天神抛的绳索般套住了鄂尔多斯高原,所以这块由黄河冲积而形成的平原称为河套平原。河套平原由贺兰山以东的西套平原(又称银川平原)、狼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大青山以南的前套平原组成。该区域地势平坦,土质较好,又有黄河灌溉之利,成为“塞外米粮川”,因此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现在讲的河套平原主要是指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即黄河“几”字型的北段的流域。其中前套平原也称土默川平原,南北朝时称“敕勒川”。看到“敕勒川”,人们耳畔自然会响起“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黄河“几”字型的东侧地区,古代称为“河东”地区。该地区主要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其西是绵延起伏的吕梁山,东则是巍巍太行山,南以涛涛黄河为堑,北止绵绵长城。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南北绵延八百余千米的巍巍太行山,形势险要,只有八个仅可容身的峡谷沟通华北平原,世人称之为“太行八陉”。也许太行山作为天然屏障的巨大作用力和影响力,居于太行山之西的“河东”地区后来被称为山西。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都曾在山西活动。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山西简称“晋”也由此而来。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讲的就是这件事。
黄河“几”字型的西侧,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有一条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的狭窄长廊,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走廊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祁连山上季节性的冰雪融水,滋养了大片绿洲,也成就了河西走廊发达的古代绿洲农业。河西走廊就像一根仙女的腰带飘落在人间,而闻名遐迩的“河西四郡”——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敦煌),则是镶嵌在腰带上的一颗颗璀璨的翡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huanghe_muqinhe/32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