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写于八十年代的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并不带有伤痕文学的色彩。尽管情节中有旧社会,有抗战,有文革。有各种人的悲剧命运。但我感觉它不像是在反映现实社会,倒像是在描写个人的命运。无论写的是韩子奇,还是韩新月,抑或是楚雁潮,不同的人生履历,不同的人物性格,不一样的命运结局。看完《穆斯林的葬礼》,而且必须是一气呵成地看完,你能感觉到的,最直接的,是心灵和感情的痛楚,这种痛楚和社会背景无关,只和人物有关。只因为我在不自觉地切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会儿是韩子奇,一会儿是韩新月,一会儿又是楚雁潮,还有梁冰玉。所有人物的悲喜全被我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全部体验,全部承担。于是久久地沉浸在故事情节所渲染的情绪气氛里,无法自拔。
第一遍看《穆斯林的葬礼》,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记得那是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的,很不理解书名的意义,于是也好奇到底写了些什么。借回来读,从下午六点一直读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一开始是坐在床上,后来是半躺着,最后完全侧躺着,不管不顾地,在深夜,安静得深夜,废寝忘食地读着。到第二天天色大亮时,合上厚厚的书,脑袋里的思绪仍然如浪翻滚,小说给我的感受如此强烈,以致于心里不断赞叹,真是好书。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每次一想起当时的感受,还是觉得真是本好书。
中间也再次翻阅过这本书,主要是想多了解一下作者所用的比较独特的叙事方式。这次又重新翻阅这本书,主要是想好好写写自己的读后感。
我还是不赞同冰心奶奶在1990年序言里所评价的,说这是一本描写穆斯林生活的书。从我的阅读体验上来说,只是因为作者是穆斯林,于是她采用了穆斯林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书中所描写的穆斯林习俗也只是因为人物生活所需。所引用的那一段穆斯林的历史,也只是稍稍带过。这并不是一本全景式地反映时代和一个民族的小说。从全书的意义讲,它只是在述说几个人的故事,从生到死的一段命运,从而引发的人物纠葛,内心的冲突,生活的磨难而已。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711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