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乱》观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乱》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影《乱》观后感1
《乱》是由导演黑泽明执导,由日本/法国制片,片长162分钟,1985年6月1日在日本上映。
一文字秀虎(仲代达矢饰)征战多年,手段残忍。在七十岁时,秀虎准备将家业一分为三,由三个儿子分掌大权。他把太郎孝虎(寺尾聪饰)、次郎正虎(根津甚八饰)、三郎直虎(隆大介饰)叫到跟前,以“支箭会断,砚支箭折不断”喻语告诫三兄弟,嘱咐他们要休戚与共。三郎当场把三支箭横在膝上折断,以抗议父亲枉经乱世,而不知人情。秀虎大怒,将三郎驱逐出境。三郎遂到邻国入赘为婿。
而之后一文字家果然被三郎言中,背信弃义的告诫果然成真,父子及兄弟间的纷乱开始,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命运?
本着黑泽明的经典之作去看的,色彩果然绚丽,红绿蓝代表三个儿子。依旧是《影武者》的老主演,眼睛好大呀,真有点李尔王的意思。影片内容取材于莎士比亚的经典《李尔王》,但我总觉得怪怪的,这类影片应该取材于真实历史看起来才过瘾,哪怕是演义就好啊,就像中国的《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都有真实的历史在里面。这样总觉得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
日本那个时代的男人的发型真是挺有意思,半个头顶剃光,扎一个小辫子。不过,中国清朝时男人剃光前额,留个长长的大辫子也不好看。那个时期日本女人眉毛几乎看不清,在往上靠近前额却描了两道重重的假眉毛。想到国内古装电影《夜宴》中章子怡的眉毛好像也是这样的,大概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吧。
不要意气用事,看清一个人不在你得意的时候,而是你失意之时。
电影《乱》观后感2
今天看了电影《乱》。
本来不想写影评的,因为这确实不需要什么高难度,但看了关于乱的影评后,却觉得应该要写。
中国人看日本电影,可能会不习惯它的节奏,比较唯美的画面,其实是需要耐心来欣赏的,记得前些日子看〈忍〉的时候,女朋友几乎是在极度的不耐烦中看完的,而我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因为如果我认可她的态度,可能就得看〈完美结局〉了。
很多人可能看不懂黑泽明在讲什么,其实,三郎真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在他砍树枝为老父亲遮阴的时候,大家就应该感受的到他的细心与善良。也许别人也可以伪装,但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喜欢伪装的人,所以,他的行动能够证实他的内心。
有人说,三郎不应该选择折箭,然后离去,我想,这也是一个误解,因为,他别无选择。他希望父亲收回成命,但父亲没有听从。他无能力改变什么,因为他是最小的儿子,而继位的人也是他的血亲。如果他伪装请求父亲原谅然后到三城去,结局还是一样,因为,三城无论从兵力还是物力上来讲都不可能和一城二城抗衡,而且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三城的三郎只会被莫名其妙地处死,而且丝毫都不会有反抗的能力,而且将以不光彩的名义死去。我想这是一个聪明人不可能选择的行为。
还有人说,三郎不应该让仇敌来报仇,这是一个误会,他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善良决定了他的行为,在他心中,岳父只是来帮他押阵的,而凌部的动机就难测了,而凌部的出现并不是三郎招来的,他作为藤也的女婿,凌部更可能是自行前来,或者受其岳父所请而来。
最后,三郎的死,有人认为是因为日本人喜欢写悲剧的缘故,其实也符合剧情的发展,在消灭一文字家族后,活着的三郎确实是个负担,这至少是凌部不愿意出现的事情。
总结一下,性格决定命运,可以说,一文字家的人都是英雄,也可以说,他们都不是,而是由命运裁决的小人物。这其中也包括报仇了的枫和为消除仇恨而念佛的末,所有情节的发展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乱》之忧伤,不在于它的忧伤的结局,而在于,在原本可以改变的时候,人们的选择都出错了。
【电影《乱》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乱》观后感作文
6.电影观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3834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