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观后感
兵临城下观后感500字
战争告诉我们,战争是由鲜血和死亡堆砌的,胜利最多只是死的多少、失去了多少而已。而英雄只是减少尸体的重要保障。战争是残酷的,但我并反对战争,尤其那种有失正义的,违背道义的战争。但是我又十分理解战争,二战后的世界进步,尤其在科技方面的进步基本上与战争有 很密切的联系,像原子弹,计算机等都是 因为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战争有时候可以粉碎旧的枷锁,打破旧的框框,构建一个新的,更加进步的制度,文明。老毛就是提倡枪杆子出政权,武装 取得革命的胜利 。鸦片战争极大的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抗日战争使得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了,至少是使分裂减少了,不管存在什么样的政治集团。美国南北战争不是有了《奴隶宣言》,解放了黑奴。这只是战争的消极 现象中的一点积极的进步。
从《兵临城下》,也可以看出团结的军队中也有存在黑暗,我们撇开什么战争策略,兵道的诡异,我想说军队是把来自不同的地方的人,组织成可以生死相依的战友,往往是你战友的牺牲换来的大家的生!很多人的死才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在战争中有什么比一个忠诚的战友更宝贵的东西吗!我想现在高校的军训为什么好多学生讨厌,不喜欢,为什么啊,这与学生本身的怕吃苦有关。但是 大部分坚持住了 ,但还在抱怨为什么 ,部队教官心态不正,应该在训练上严格要他们,在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他们,有时候也因该讲道理。雷锋有句话,我只记得一部分,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战友要??(是很好的意思),我想战争是大凶,而军队中的战友之情,恋人间的爱情,人们的博爱则是人间 的大 爱。为上者,失去人间的大爱则是暴君。片中的赫晓鲁夫则是个没有爱的冷血者!我想古时候,讲一个有名的将军吴起的故事,说的是他对部队里的士兵很好,同吃同穿,关心士兵的疾苦,以致有个士兵的母亲说她 死去丈夫和现在的孩子一样死心塌地的跟着吴起,我想吴起有博爱之心。而历史的那些卑鄙人(可能包括你和我)就利用博爱欺骗人民,为了他们一己之利命,历史现象很多,就拿日本早年来说吧。当时的日本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用虚假的博爱欺骗善良 的百姓,以致于当时人们认为那是圣战,想想打到别人家里,杀光,烧光,抢光,还是为了他们 好 !还有我觉的现在有太多题材的电影反映的是那些伟人的故事,伟人是伟大的,但士兵是最可爱的。那也是为什么观众喜欢伟人的平凡,士兵的可爱的电影的原因吧。
兵临城下观后感800字
《兵临城下》的故事围绕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两个顶尖狙击手间的较量展开,苏军一方是牧马人出身的神射手瓦西里,德方则是容克贵族、狙击手学校校长——科宁斯少校。因为是商业片,为迎合大众的收视嗜好,影片着重渲染两人之间的种种恩怨对决,并且加入了一段爱情故事。战争场景也很宏大,富有视觉冲击力。影片的教育意义在结尾通过苏军政委临死前的对白传达给观众:“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是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迷梦,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实现。”
看完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却是那位纳粹枪手——科宁斯少校。作为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猫科动物般的自媚、优雅和从容。细腻、温文尔雅的贵族风度下,则是内敛的坚强斗志。当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死,要送他安全回国时,他主动留下来,要亲手击毙瓦西里。冒生命风险继续置身于地狱般的环境中。是责任感、荣誉感使然?还是为已战死的儿子复仇?我想这是德意志军官团发自内心的自尊与骄傲;这也是德国容克贵族特有的集体人格。容克的形成可追溯到600年前古老的条顿骑士团。在影片中,容克军官面对上级时的坦诚、尊严、不卑不亢和苏军政委对上级的恐惧、谄媚、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形成鲜明的对比。
印象比较深的镜头——科宁斯少校的出场。他作为德国王牌被专门派来猎杀苏军王牌瓦西里。时间:夜晚。场景: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德军某临时火车站。一列满载伤员的红十字客运卧铺车正靠站进行维护,车内拥挤不堪,塞满了士气低落、缠着绷带的伤兵,准备回国。这时,伴随着一阵狼啸般深远幽长的汽笛声,另一列方向相反前往斯大林格勒的火车徐徐进站,两车正好相交错,伴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有节奏的咔咔声,车尾挂接的一节灯火通明的办公车厢在黑夜中异常引人注目。卧铺车上拥挤狼狈的伤兵们纷纷好奇地望向它。列车缓缓地停下,透过办公车厢明亮的车窗,可以发现餐车改装的诺大的雅致舒适的办公车厢内只有一个人。(镜头转到办公车内)军容笔挺的科宁斯少校正在窗边端坐,安静地看着书。厚厚的书摆在桌上,已翻去了一半,书旁晶莹的高脚玻璃杯里有他最爱的清酒,还有大半杯。他的手放在书面上慢慢触动,手尖大体指着读到的字行,显然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陷入思索。手旁不远处放着香烟和玻璃烟灰缸,另一边摆有精致的书灯,这确是个阅读的好环境。列车靠站的轻微晃动打断了他阅读的乐趣,不经意向窗外一瞥,恰对到对面伤兵们的集体注视礼,倏地他的心紧了一下,从这满车拥挤的伤员中隐约意识到了前方战事的惨烈和形势的严峻。低调的少校对这许多似有深意的目光感到不自在,有些厌恶这突如其来的打搅,便抬手轻轻拉下了遮窗帘。静静想了一下,摸起精致的钢制烟盒,慢慢打开,取出一根烟缓缓放在嘴边,小心扣上烟盒,优雅地掏出火机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习惯性傲慢地昂起头,目光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般地吸了起来。前方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对手和凶险?他从容谈定的神情看起来好似是在蔑视命运的挑衅。
有时,男人的气质和魅力不一定要年轻俊俏的脸庞、健美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散发出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传递着只有潜意识才能理解的心理活动和性格讯息。内省、自信、傲慢又有一点矜持和害羞。这就是科宁斯少校出场短短10秒钟给我的印象。这短短10秒钟就使我迷上了他,不用一句台词,就触发了我一直蛰伏在心底的极右贵族情节。故做此文纪念。
兵临城下观后感700字
这部影片,场景宏大,具有史诗风格:炮火覆盖下的斯大林格勒到处是断壁残垣,由于炮火的炙烤和坦克的碾压而变得泥泞的土地,甚至苏军土黄色的厚重的军装,无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得不承认,国外拍的战争题材的影片,在真实性方面比我们强多了。
有几个地方感觉与以往见过的战争题材的影片不同。
一是展示了无情的战场纪律。如影片一开始就是苏联军队领导让一群新兵冲上战场退后的全部枪毙,表现苏联领导人的野蛮.好象苏联红军领导人除了拿枪指着士兵往上冲就什么都不会了,有点对苏联红军的恶意描写。对跳水而逃的士兵军官们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枪予以击毙,对战败的高级将领逼迫其自杀等场景,在影片中大量出现。好象这是苏军的一贯做法。很有点红色恐怖的味道。
二是淡化了主人公的意识形态。在影片中,但凡涉及到党和领袖的话题时,瓦西里总是保持沉默,最多是报以一丝暧昧的微笑,这与政治上狂热的丹尼洛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是把高宁少校描写成了一个贵族式的'狩猎人。高宁少校优雅的吸烟姿势,精致的狙击步枪,每次伏击回来都要沙查帮他擦亮皮靴等等,无不显示出他贵族的一面。这与瓦西里的出身与做派形成了一定的对比。但同时,他利用沙查作诱饵,直至杀害沙查,又显示出他残忍卑劣的一面。人性在战争中扭曲了。
影片还让我们看到:面对德军的疯狂轰炸,同样有人恐慌和溃逃,然后死在自军的炮弹之下;小沙查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担当“堞中堞”,为苏军搜集重要情报,同样不是为了所谓的共产主义理想,仅仅是出于对华西理的信任;一个慈爱的母亲,在误以为自己的孩子背叛了祖国之后,仍然感到爱的欣慰;甚至影片着意刻画的华西理,他的理想也并不是崇高的共产主义,他只平凡地想成为一个工厂的管理者,他有自己的情爱牵挂、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助……
对丹尼洛夫的描写有段非常经典,就是最后他准备用自己的生命作为靶子帮华西理找到敌人位置时说的那段台词:“我一直都很愚昧,我们努力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所有的人都不需嫉妒别人。可是没有完全的平等啊……”从这里也描写出丹尼洛夫也是英雄,虽然他一开始有些做的不好,但起码在最后那一刻是一位英雄。
影片中的一个主要线索是瓦西里与坦妮娅的爱情。从瓦西里在火车上暗恋坦妮娅开始,直至两个人堕入热恋之中,这似乎是一个典型的英雄美女的故事。她刚毅勇敢,敢爱敢恨,不因为自己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就瞧不起文化水平较低的瓦西里,也不愿接受丹尼洛夫的帮助而调离作战一线,当然,最终丹尼洛夫还是用了一个很堂皇的理由把她调走了,也许导演是想讽刺部分共产党人利用自己手中权利的一个化身吧。
类似的暗讽在影片中比比皆是:战争中指挥战斗的苏军军官们变形的脸,在赫鲁晓夫面前露出恐惧眼神的政治委员们,面露凶相的巨大的斯大林挂像,在庆功会上偷偷往自己口袋里塞糕点的官员……
另外本片中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情节没有交代清楚:丹尼洛夫最后时刻是怎么找到瓦西里并且没被高宁少校发现的,也是一个疑问。
但瑕不掩瑜,这依然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兵临城下观后感】相关文章:
2.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3168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