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电影《三少爷的剑》观后感
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金庸兼而有之,而古龙只需要刻画好主要人物,就能勾勒出整个江湖。下面是《三少爷的剑》观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电影《三少爷的剑》观后感一:
尔冬升执导的《三少爷的剑》(以下简称为“新版”),距离古龙的同名武侠小说上一次被搬上大银幕,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年。在1977年由楚原导演的电影中(以下简称为“楚原版”),时年不足二十岁的“小宝”尔冬升挑大梁出演主角“三少爷”谢晓峰,一举成名。尽管这一情意结未必会是尔冬升决定翻拍该影片的最主要因素,而尔冬升本人在接受访谈时也有所澄清,但其对这一题材的看重则毫无疑问。
楚原版《三少年的剑》中,尔冬升饰演三少爷。
新版影片从有拍摄意向算起,筹备十数年。徐克监制,徐克、尔冬升、秦天南(《七剑》、《投名状》、《十月围城》等)三人联合编剧,元彬、林迪安提供动作指导,金培达(《十月围城》、《剑雨》、《武侠》等)负责原声音乐,摄影、剪辑、美术指导等环节,也同样由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担任。
尽管大量启用年轻演员,电影选角也并不是纯为讨好粉丝,而尔冬升过去也以善于培育和发掘演员特性与潜力著称,如《新不了情》中的袁咏仪、《色情男女》中的舒淇等。
这一原本可让人放心的制作阵容,最后成品的质量却多少有些尴尬:影片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只有5.6分(截至12月5日),远低于楚原版(7.2分)。而如果观众看过新旧两版《三少爷的剑》,大约就更能体会到何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尽管两部影片也可说是各擅胜场和各有所失。
新版在视觉呈现上,体现出成熟与流畅的电影工业技艺;在“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上的新尝试,也颇有想法。最大的失误还是在剧本和台词上:既无法做到彻底忠实于原著,又无勇气和能力做颠覆式的改写,首鼠两端,吃力不讨好。演员们拍戏拍得辛苦,观众却看得莫名其妙,甚至不时笑场,可惜了影片在制作上面下的一番苦功。
电影《三少爷的剑》观后感二:
只能说跟原著相差很远。手机党所以长话短说。我没看完就离场了,实在受不了。粗略数了一下,一个半小时之内观众笑了接近十次,这本来是古龙写的一部很压抑的,刻画江湖悲剧的小说,充斥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凉感觉,居然被拍的搞笑了。
回到燕十三身上,我觉得真的和原著的形象相差甚远。原著的燕十三孤独,冷峻,视人命如草芥,也包括他自己的命。当然这也源于他的职业——杀手。他的剑法很高,但是最初并没有三少爷高,因为书中明确写出了,他看完慕容秋荻使出三少爷的剑时很震惊的,哪怕是他的第十四剑也挡不住,因为三少爷的剑法如同风吹过大地,没人能够抵抗风。从他去神剑山庄到他遇到谢晓峰,他的形象一直是孤单萧索的,这样的孤单萧索源于无可奈何。他知道他和谢晓峰之间的宿命,但是无法改变。他是个杀手,很多人想杀他或为报仇或为成名,他为了生存杀人,无论愿不愿意,不杀人,人就杀他。这也是古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而电影中的燕十三就很可笑了,情绪的表达基本靠吼,生气的表现十分夸张(比如一剑劈开谢晓峰的牌位)。
而且会被村民道德绑架,简直匪夷所思。古龙笔下的人物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解释,也不怕人误解。第一,信我的人我不用解释,不信我的解释了也没用。第二,很多事情不值得我解释,我何必为了不相干的人委屈自己?但是燕十三被村民一激将就去杀了大老板(对,就是那个原著中特别diao,电影中一下子就被捅死的大老板)。且不说一个剑客最基本的就是要冷静沉稳,我就想问作为一个杀手,这样的性格和脑子,他是怎么活过来的?当然了,你可以说他觉得自己快死了,想做点好事,人之常情嘛。但是看看他的手法,从晓月楼门口一直杀到后堂。打手杀了,龟奴杀了,老鸨杀了。这是好事?这类人的招谁惹谁了?所以这个满脑子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嗓门大,又疯疯癫癫的燕十三我失望透顶。
尤其是文身,很丑好吗?一身黑衣,遮住半张脸不是很有范吗?顺便说一句,我觉得燕十三和谢王孙在绿水湖畔论道的那一部分可以加上嘛。多么精彩,夕阳下,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对着儿子宿命的对手。那么沉静,那么淡然。寥寥数语,让人觉得人生和江湖,名和利,爱和恨,不过过眼云烟。原著最后他悟出第十五剑,明知可以战胜谢晓峰但是却用死来摧毁不受他控制的剑法,摧毁为武林带来毁灭的剑法。说明他具有成为大侠的资格。
电影中的燕十三只能说是一个长得凶狠的打手,并没有演出神髓,也就开头那一点还算过得去,后面就全是毁原著的了。
今天看了电影觉得挺失望。有点吐槽的感觉。仓促之间文词浅薄,见笑大方之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2851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