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也曾读过很多这样的书,就像故事中的路人们,一味地告诉你必须这样做,而不是你可以怎么做。但罗树庚老师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奉献给他的读者们,以此为尚且迷惘的教师们点亮盏盏明灯。拜读了罗树庚老师的《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让我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激流中摸到了前进的石头,找到了教师生涯的实践新方向。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人的本性喜甜厌苦,喜宽松厌严厉。故步自封是对自己的溺爱,何不突破自己,挑战自我?从入职到现在,参加过许多培训,每次培训中聆听名师的讲座、课堂或者优秀教师个人分享,每个名师背后都有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地修改教案,无数次地磨课。甚至有的名师细致到查阅多种教材,进行深度分析对比,常常对一个教学概念“耿耿于怀”。何不学学他们,逼一逼自己,回头看看,这也是一次成长。
如果把人的思想比作一汪流动的泉水,而行为就像水中顺势而为的鱼儿。教师如果想快速成长,就必须在“实践——反思——提升”中不断流动。很多教师缺少活力与激情,在相同的教学中重复自己。而一名成功的老师既要回首过去找经验,更要面向未来求创新。与其做一滩平静的死水,为何不给自己开个缺口,奔腾而下,东流入海呢。罗树庚老师给我们这些尚在摸索的老师提供了可行的建议与方向。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1、勇于尝试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智慧教育以及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智慧教育不仅仅改变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关键能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思维方式,能重构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
参加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导师当时就介绍了“希沃授课助手”,我们通过它能控制PPT,还可以快速移动、全方位地展示学生的作业情况。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展示课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利用移动终端也就是平板,及时了解教学的难点,几秒钟的时间动态收集学生认知结果,这是我们常规课堂所不能达到的。
所以,像罗树庚老师所说——当下,对于年轻教师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路径是用现代技术追赶大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教育下,多多学习新技术、与时俱进,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博览群书,以汪洋之姿灌溉学生
3、模仿、借鉴、学习名师
4、教学需要“糖衣炮弹”,做个有趣的老师。
盐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因为重要,就直接用勺子舀着吃。同样,知识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直接灌给孩子们。我们要给知识包上一层甜甜的糖衣,让孩子们喜欢这枚包着糖衣的炮弹。
5、留心收集学生思想的火花。
6、将遇到的难题当做成长的良机。
7、读书是一种备课。
读书对教师就是一种备课。平时读书中,说不定哪一个理论观点、哪一个生活实例、哪一个人物、哪一句名言警句、哪一句俗话谚语、哪一段情节、哪一条新闻轶事倍恰好用在课堂上。教材离学生生活越近,其发挥的作用越好。教师多读书不仅能激活教材,而且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魅力。
8、读书是一种积淀
图书是知识、技术、情感、理论等的载体,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和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沟通和对话。教师必须有文化底蕴,因为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读书时教师积淀文化底蕴的最好方式,读书让教师走向时代前沿。
9、读书是一种成长
专业成长=读书+思考+实践+总结+写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成长就要设法改变,要改变就要学习。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作为教师怎样提高你的智慧,怎样让你的学生因为有了你才更爱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必需。
只有学习精彩,教学才精彩。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
就像罗树庚老师说的:“层次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不同”。一个囿于眼前事的人会觉得,世界只有眼前那么大;一个觉得自己只能做到如此的教师,那么他的成就就会止步于此。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师工作,有毅力,会思考,善实践,天上的星星何愁摘不到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hougan/1189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