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阳节期间,各种慰问、关爱老人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仅笔者收到的采访通知,便不下二十余项。
在这样的节日里,电视全天放送着老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相关部门或走家串户送上重阳慰问品,或举行联欢活动共庆节日、或推出为老实事惠及困难群体,还有子女们膝下承欢尽显孝心……这一顿重阳的“满汉全席”,不可谓不丰盛。
借着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通过浓墨重彩的庆典活动,来呼吁更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到老年人这个群体上,非常之有必要。然而,当佳节过去,我们还应当再追问一句,这节日里泡的“茶”,是否还热乎着?毕竟依照老人的脾性,“满汉全席”固然难得,但平日里的“家常便饭”,更对他们的胃口,也符合养生之道。
“茶”要热乎,“饭菜”要可口,离不开烹饪者的用心。这当中,子女“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毋庸置疑,也不容回避。笔者在社区与居委会干部聊天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子女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有什么事就让找‘居委会’,吃饭、看病,甚至老人要洗个澡,子女还要在电话那头反问一句‘居委会为什么不帮忙’。”让人哭笑不得。工作再繁忙、再脱不开身,对于含辛茹苦抚育自己的父母,是否真的连打一个电话问候,回一次家看看的时间都没有? 与之形成的鲜明对比,在今年评出的十大寿星中,几乎每个老人延年益寿的背后,都有孝顺儿女的身影,上海目前最长寿的李素清老人,就是在女儿女婿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即使110岁的高龄,依然脑清目明,精神矍铄。
“茶”有味、“饭菜”新鲜,还少不了政府的托底保障与平台搭建。为有困难的老人织补起安全网,为有个性化需求的老人提供相对应的服务,这一点,从上海多年来将为老实事列入每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到助餐、入托、成立老年志愿者队伍,保障、服务的内涵在不断提升。随着上海老年人口突破300万,想要政府一肩承担,显然满足不了所有老年人的需求,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向。上海市民政局目前正在探索社区公益招投标的机制,推出一批包括为老服务在内的社区公益项目,以招投标方式吸引民间组织参与,已在浦东、闸北等区县街道取得初步成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uanai/182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