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雪漫的《左耳》我邂逅了好几回,只是每一次都是擦身而过。读完后尽力却像是沉入海里却又浮在海面上的易拉罐,在抛向海里的那一刻,还有几滴液体从里面溅出来,滴在海面上随波逐流。
读小说是一场华美的旅程,可以陪着里面的主人公做着那些喜欢不喜欢、疯狂又固执的事情。我不得不陪他们一起喜、一起怒、一起哀、一起乐。幻想自己可以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可是当一本书结束的那一瞬间,我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局外人,在小说里,那么多那么多有血有肉的角色竟是离我那么远,我唯一记得的是他们的名字,一成不变的只有名字。
其实,
我以前是不喜欢饶雪漫的,一看她的名字我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我以为她的文笔里。肯定充斥着风花雪月的东西。
读完饶雪漫旳左耳是在凌晨2:48,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点点困倦的感觉都没有。
我一直在看,一直看。
那些空灵而不空洞的文字,一下一下敲击着我的左心房青春隐约旳疼痛轰然而至
这本书写得很好,就像一部无声的漫画,里面的角色众多而不乱,华美而不虚幻,一切都是如此真实。我不喜欢把小说比作电视剧,我喜欢漫画里的人物,细腻而又纯真美好。是人们演绎不出的那种唯美,就像在水面的波纹,会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小说中的这一群孩子,叛逆着却又如此优秀,我想,唯一真实的就是吧啦和李珥了吧。她们两人的世界虽然不同,但她们确实那么真实,不需要那么疲惫地伪装自己。可是真实的吧啦为何得不到真爱呢?为何到最后她却是走向死亡的呢?小耳朵,走过了的路却是与吧啦相似,到最后同样选择的是那个盘一张样却又那么优秀的张漾。许戈是一个帅到一塌糊涂的孩子,而张漾却是花丛中飞舞着的蝶。美得如此炫目却又如此不真实。不过李珥最终选择了张漾,这个肯为爱变乖的男孩子,这个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男孩子,这个……
我想随着成长,每个女孩子心中多少都会有一个男孩子的轮廓,或许那也是自己模糊了的剪影,她们爱着的更多的只是一个幻影和自己放不下的固执。当那个影像变得真实的时候,她们往往会犹豫,为什么出现的和自己心中的那个他不一样呢?
蒋皎,这个同样爱着张漾最终也丢掉性命的有着公主一般甜蜜的女孩子却也是用一生的命赔掉了幸福。她谁也不爱,只是爱着自己,却又固执地想要让一个人留下来填补自己的寂寞。许帅、张漾。当她张牙舞爪向别人示 wei宣战是,她已经败了。只是,她的骄傲让她不肯投降。
夏米米,这个神秘女孩儿的出现终于赢得了许弋的心,却也因在拍摄广告时意外死亡。这样一个当红歌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她没有等到许弋说“带好多钱后带她离开”这个承诺,许弋说会好好照顾她,说要好好疼她,照顾她,要给她一个幸福而富有的家,可是许帅等到的却只是伤,一种无法忘却的伤,吧啦的死,夏米米的死,让他变得如此凋零。可是这样一个男孩子却是曾经爱过李珥的。他对小耳朵说:“李珥,你是对的。你没有选择和我在一起,你是对的。我身边我爱过的女孩子都是那么命短,所以李珥,你的选择是对的。”酒醉后的许帅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一句话可以重复好多遍,可是李珥最初喜欢着的也是许戈啊,这个优秀的许帅到最后却是如此落魄。然而他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有着吧啦影子的夏米米,终究这也是个悲剧,只是悲剧。
夏吉吉,这个夏米米的姐姐,这样的一个女子也是喜欢张扬的吧。这样一个委身自己的女子同样喜欢那个美好的光芒四射的男孩子。不得不说,美好的事物都是人们奋力去追求的,譬如完美的容貌、完美的事业、完美的家庭,还有一个完美的他或她。欣赏一个人或喜欢一个人,让其走进自己的生命也是一次那么简单的相遇。只是一幅想要被得到认可的画,只是这幅画卖给了那个出一块钱硬币的张漾,那时的他带着鸭舌帽,那样年轻的微笑仿若阳光,让吉吉的心一下子变得柔软。最后一次火海事件,是她救了他,那个喜欢夏吉吉母亲的男子要娶她,可她想要这让人羡慕的宁静的日子,这样远离大城市的繁华的小镇时多么惬意啊。这样的张漾,失去记忆后的他却是短暂的属于她。他不能给她完美的生活,他在看墙上那幅画的眼睛背后藏着一个自己深爱的人,吉吉明白。终于,她做出了决定,要把他还给李珥。……
我想张漾一直在寻找,在寻找那个用生命去疼的她,她终于出现了,也让这个被将皎她们骂为小流氓的男孩子变得伟大。吧啦于她是没有爱的吧,他只是内疚。而将皎,他只是利用。也好,找到幸福就是幸运的。祝福你和李珥慢慢地勘了饶雪漫的几本书,《爱在仙境的日子》是看过的第一本,慢慢就喜欢上了她。还有最近读的《糖衣》。让我对她的不得不肃然起敬,她的文字那么细腻,可以轻易和我心底那根弦产生共鸣。
看名著的心情是悲壮的。因为名著往往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尾。正式悲剧的存在才让名著成了不朽的传奇著作。而小说是不一样的,读过以后会有很多种心情,可以让自己会为好多天。名著更多的是感慨、是激动、是那种如释重负。不管怎样,名著教会了我成长,小说让我变得充实。
也许对于女生来说,饶雪漫就是另一个琼瑶,就是另一个明晓溪。但我想很少会有男生喜欢去看的,毕竟太过温婉了。嗯,夏璎珞的感觉和我很像,对于名著我们读的是生存的意义,而对于小说我们读的是生活的道理。不得不说,我更加喜欢小说,而不是名著,因为在我们这样思想沉重的年纪,那些所谓的名著给我们太多的压力。是谁说过,喜欢文学的孩子总是心思细腻的,于是才会如此感伤时世。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zhong/1716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