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清明节扫墓日记4篇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来的。
这不,今年的清明也正是这样。早上我和弟弟还有爸爸、二娘、二伯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到了爷爷奶奶家,因为小孩不能去,所以爸爸没让我去坟,他就让我和娘娘还有弟弟在家里,他和二伯、爷爷一起去了坟地。二娘在做中午饭,而我便在院子里看着滴落下的雨滴。看着看着,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清明节都有什么习俗?于是,我便打开电脑,在电脑上找到了答案,大概是这样的: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是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都是在清明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就是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在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披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我们现在有的父母亲都还健在,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陪着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让每一天不白白的浪费。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四月四日清明节已到来了。
今天,我们全家准备了拜祭的贡品,就要开始出发。一路上,人山人海。马路上,人们来回穿梭,看着密密麻麻的车子,我吧禁泪如雨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回到家乡仑昆。我们与四伯聚集后,一起上山拜祭爷爷。我们翻过一座座高山,渉过一道道河流,走过一片片森林,终于到爷爷的墓前。个个累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只看见,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锄头锄草,虽然很累,但爸爸仍坚持着。可见爸爸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爷爷啊!锄完草后,大伙们有的放鞭炮、有的插蜡烛,有的撒石灰……
当我还未从鞭炮声中回过神来,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说;"燕,快过来跟爷爷说出自己的心愿吧。”我来到墓前,双腿跪下来,手合成十,眼里闪着泪光说;“爷爷,虽然您已去世多年,但我们依然牵挂着你,回忆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您就像与山同高,与水同流,与天同大,奶奶一人在家乡非常孤独,无聊。不过您放心,我们会接她去我们家,给她好吃的、穿好的,睡好的,甚至讲故事,讲笑话,逗她开心!陪伴她过幸福的日子。爷爷,您在天之灵,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快乐!您安息吧!”我用丝巾檫去眼泪,然后把一束菊花插在公爷的坟墓上,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望着这郁郁葱葱的树木,自由自在的小鸟,各式各样的白云,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我轻轻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里。
我将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3
清明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去上坟。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我的母亲叫醒,去给姥爷上坟。
奶奶把折好的纸钱拿出来,装在准备好的钱袋里,爸爸在钱袋上写上了姥爷的名字,也就是说这些“钱”是给姥爷准备的。
不一会儿,大伯开车来接我们。到了墓地,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扫墓了。墓地旁有卖上坟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纸钱。奶奶拎着纸袋径直地走向姥爷的墓地。爸爸拎来一个铁桶(烧纸钱用的)。大伯拿着干净的抹布在姥爷的墓碑上一边擦拭着,一边在说着什么,像是在跟姥爷叙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这样说着姥爷能听到吗?爸爸打着了火机,这些纸钱就一股烟熏地飞向了姥爷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我的母亲说:“老师说过,清明扫墓不能烧纸钱,会污染环境。”可他们却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少烧一点吧。”
我们一一跟姥爷告别,回来的路上,大伯跟我说,姥爷是个很勤劳的人,是个好人。
清明节扫墓日记 篇4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去给他们上坟的日子。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些小纸作就上山,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一座山就到,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一下,压上香纸,就下山。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精品】清明节扫墓日记4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yizuowen/3483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