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湖北卷高考作文题目:家书的消失

高考零分作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012湖北卷高考作文题目:家书的消失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代替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横读,指的是根据作文材料中的不同人物的观点进行审读。

  纵读,则是按材料涉及的时间顺序进行思考的读法。

  先说横读。

  1、老师的感慨:“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我们读出什么呢?

  表面上是老师为“家书”这种形式难再遇而伤感,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渐渐消隐的忧叹。

  2学生甲的观点与理由:“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我们读出什么呢?

  强调传统家书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是对教师慨叹的拨正。

  与教师的主张一致。

  3、学生乙的观点与理由:“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我们读出什么呢?

  应该与时俱进,放弃旧的书写手段,而采用更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

  这是对教师慨叹的认同与论证。

  与教师的态度与主张相反。

  4、 学生丙的观点与理由:“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我们读出什么呢?

  家书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形式变了。(表层义)

  只要真诚地表达,何必拘泥于形式(深层义)

  这位学生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家书”“书信”难再遇的问题,在他看来,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家书”。

  5、学生丁观点与理由:“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我们读出什么呢?

  不仅“家书”的形式变了,而且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的形式都变了。

  以上的横读,我们可以看出师生五个人围绕家书随时代而改变所作的不同角度的感受、思考与认识。

  我们要知道,“家书”实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扣住这一核心,我们可以得出与师生五人相应该的作文立意:

  1、不要让传统文化退隐

  2、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精神之“源”。

  3、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

  4、传统文化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5、除了传统文化外,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

  横读,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多向思考。

  不过,单“横读”不妥,还需要竖读。

  读完湖北卷材料我们会发现,其间有一条纵轴,这就是由古到今,包含了一种发展观。

  从发展观角度来看见,“变”是不可抗拒的。

  关键是“变”什么,如何“变”。这就需要辩证法。

  就材料涉及的传统文化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如下核心立意:

  传统文化形式可变,但美的本质不能变

  拓展开来说:

  生活形式在变但生活的本质不应变

  如“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电子书与纸书”之间的进与退等

  从古今发展观角度来说:

  形式再变,美的本质不应变,科技含量高的形式与美的内容并不矛盾

  经过横读与竖读,我们可从中思考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尚、旧手段与新科技、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等关系,讨论“传统的东西要不要”“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变与不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系列问题,从而超越“谈科技的利与弊”这样的粗浅的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kaolingfenzuowen/27204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