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高考作文
在今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仔细品读后觉得,今年高考作文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始引领考生回归生活常识进行现实思考。
先来看看一些地方的高考作文题。北京卷题为“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浙江卷题为“角色转换之间”,山东卷题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辽宁卷题为“幸福是_____”,江西卷题为“找回童年”,江苏卷题为“绿色生活”。
不难看出,北京卷是在提醒人们,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践行;浙江卷则希望通过体察角色转换之间的感受,吁求人们更加懂得感同身受,彼此尊重。其他一些高考作文题材,也在提供这种依据常识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找回童年的快乐?什么样的生活才有品质?绿色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些思考贴近现实生活,充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考生要想真正交出理想的答案,也只有一条路径,就是从尊重常识出发进行求解。常识是个极有价值的东西。去年梁文道先生的《常识》一书很流行,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年代”。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很多人要么陷于凌空虚蹈、不着边际的务虚生活,要么沉醉于远离实际的宏大叙事中。糟糕的.是,有一些所谓的信仰、理念和价值观,往往经不住常识的推敲。高考被视为中国学生的成人礼,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引领青年学生充分尊重常识,无疑很有现实价值。
记得前两年,高考作文曾因“一片诗意”而招致诟病。当时诸如“人生,诗意还是失意”、“诗意的生活”、“春夜细雨”之类的高考作文题,让不少考生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在一片风花雪月中偏离了现实世界。到了去年,高考作文从“诗意盎然”转向了“时事评论”,比如,“金融风暴中的我”、“明星代言你怎么看”、“兽首拍卖”、“我说九零后”等。这样的转身,对于长期在校园里接受应试教育的考生来说,很不适应,让涉世未深的他们写出大量所谓的“公民表达”,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高考作文开始转向常识思考,可以说,这是培养公民精神的有意义的一步。事实上,只有真正懂得尊重常识,不迷信“空头”理论,年轻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判断认知,才不会被一些所谓的“权威因素”所蒙蔽。
真正贴进生活脉搏,让考生根据生活的律动,进行现实思考。这为高考作文变成一条通向公民社会的文化路径,做出了有益的衔接与铺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最大价值。期待今后的高考作文能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转身。
更多优秀高考作文推荐:
2012各地高考作文
2011广东高考作文
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
【常识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5.常识性文学常识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okao/3050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