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摄取与奉献
哲学家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可我认为更需要摄取。因为如果没有摄取为前提,何来奉献?摄取和奉献缺一不可。(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人生更需要摄取,摄取是奉献的前提”,入题迅速。)
在这里所说的摄取,并不是向别人索求“成品”;奉献也不是把所要的“成品”再送给别人,这是无意义的。摄取是吸收“原料”;奉献的是经过自己加工而成的成品。就像绿树在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再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深入分析关键词“摄取”、“奉献”,让文章说理透彻。)
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向人类奉献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为了完成这本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搜遍各类文学书籍。他所摄取的知识绝不是一本书可以写全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如果司马迁奉献的是一条小溪,那么他必定融化了不计其数的冰丁和雪粒。
天文学家哥白尼,他给人类带来了“日心说”。这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言论,也不是一年半载所能提出的学说,它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察,无数日日夜夜的研究和计算。他摄取的是无数的现象和数字,而奉献的是天文学前进的推动力。人们看到哥白尼的奉献,而更应该感觉到他奉献的前提——摄取。(选取司马迁、哥白尼一中一外两个典型事例,细致分析,透彻阐明了“摄取是奉献的前提”这一道理。)
当然,要想让摄取的东西真正地化为奉献的资本,还需要汗水。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出世之前对它进行十次增删,所用十载;霍金经过无数日夜观察和计算,出版了惊世之作《时间简史》;李时珍用二十七年跋山涉水完成巨著《本草纲目》??对我们而言,他们的奉献是重要的,而对他们而言,可能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所付出的汗水是最值得回味
的。(此段对中心论点补充说明,告诉我们“要想让摄取的东西真正地化为奉献的资本,还需要汗水”,让文章饱满、丰润。)
作为学生,如果想为社会奉献点儿什么,那么现在就必须好好学习,以摄取足够的“养料”。不断摄取,奉献自己,回报社会。(此段联系现实,告诉同学们,只有现在有志于学业,将来才能有为于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nwu/183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