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迫于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家中所有农活便扛在母亲的肩上。除了农活外还有照顾我们姐弟和生活。记得上了初中,家距学校特远,每天早晨须得五点钟起床,中午不能回家,所以早上母亲总在四点多起床为我准备早餐,从无间断。三年的风雨我挺过了,全靠母亲对我的默默支持。有时自己傻乎乎的问母亲:“妈,你累不累?”母亲摇摇头说:“累什么,当年你外公比我辛苦多了。”从那刻起我真正懂得了母亲。懂得了我们会宁人的母亲。上了高中,母亲的担子更重了,每周得给我送食物。听村里人说母亲每次来城都是步行。我听了心里难受便让母亲少来几次。她眼中泛着泪花说:“妈隔两周就想看看你。”我说:“那以后你就坐车吧。”她笑着说:“妈晕车,就是走上三年这样的路也不及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长呀。”我沉默了。在这种沉默之中我感到母亲的伟大。
感谢上天将我生在会宁这片穷土地上,让我尽早地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让我遨游于会宁这块狭小而又深奥的知识海洋中。会宁以教育而名闻四方,早主有状元县的美名播于天下。但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会宁教育早就形成的“三苦精神”。在过去,今天甚至是外来都会支持一位会宁人为会宁的明天而努力发展。老师苦教,在会宁教坛上默默奉献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深知会宁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他们和学生同时起床,同时休息,和学生进同样的餐。老师们经常这样说:“宁肯把我们累死,苦死,也要让你们将来有出息。”这就是我们会宁的老师,我总觉得用“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这些词评价我们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学友们每天晚上只能休息六个小时,我们始终相信“苦心人天不负”这样千古流传的名言,我们时常去引以为自豪的会师楼看看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种无可言语的精神力量,为我们的学业发展而起重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攻,这“三苦”精神早已深深烙入会宁每一位人的心中。
感恩长征,给我们会宁带来这么多。在七十周年纪念日里会宁以全新的面貌站在世人面前庄重的宣告在一种精神力量孕育下而茁壮成长的会宁。相信会宁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会宁人将会把这种精神播向全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nen/1064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