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老师的博文“歌舞升平庆盛世”,我笑了,有点意思,粉饰太平,这是历朝历代之官人们喜欢做的事情。何况,在今天动辄就和谐社会的口号下,谁敢不和谐!央视不也在粉饰么?这已是常识了,历史告诉我们新建的王朝在经历过战乱、重建后,总会有一段和平、安宁的稳定局面,或长或短,粉饰一下未尝不可,犹如搬新居、娶新娘,都要装修、化妆,哪怕把脸蛋变成“驴粪蛋上下了霜”也在所不惜!俺愿意,管的着么?
何况,回首学校这几年,的确也有其可粉饰的一面,虽说其中困难多多,可毕竟一所学校的重建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谈这些!只说:
今天,我真的有点感动!
孩子睡了,中午从家出来准备到影院时,看着那刚刚进入梦乡的睡脸,还带着点病容、倦意,睡醒后还要接着打吊针,一个几岁的孩童,打针前扑在我怀里喊着:“爸爸,我不想打针”,面对针头,虽两眼泪汪汪有点害怕,想要哭泣,可大夫抓过手来,酒精棉球擦着手背,针头举起的瞬间,泪珠从眼眶里滚出来,嘴里却说:“我不哭,我是勇敢的孩子”。你不哭,泪却滴在爸爸的心坎上,折磨着我本脆弱的心。
开门走出的瞬间,孩子又例行对我的叮嘱:“爸爸早点回来,早回来不冷。”每天我都在用心感动着,感动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感动也许缘于孩子,它时时刻刻的撞击着我的心灵。感动中让心归于平静,平静面对外界的一切,心方能了悟,方能坦然,因为我无他求,仅求一安宁,与家人安宁的生活。
坐在影院的后排,北风从门里肆虐地吹着,穿透厚厚的棉布帘,直吹在身上,冷冷的,影院的气温有点低,我穿的很厚,却冷的很,台上的孩子们,穿的很少,也许会更冷吧!也许那些娃们根本就忘记了寒冷,一心投入地表演呢,他们是不会觉得冷的,不是么?我瑟缩着,心里感动着台上的孩子们。
校园民乐合奏,像模像样了,能坚持下来的孩子们,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与时间,牺牲了多少个周末与自习,当其他的孩子为作业而忙着,当其他的孩子在球场疯狂着,他们却在空旷的五楼“吱吱呀呀”地摆弄着乐器,尽管皱着眉头地不情愿,可乐曲在台上飘扬时,你不为这些十三、四岁孩子的付出感动?
彩袖飘飘、撩人眼神的民族服饰穿在这群朝气蓬勃、稚气未脱的孩子身上,聆听着亮丽、稚嫩的《卓玛》,你没有感觉一点异域风情?梦幻在曾神往的那块美丽草原,那舞动的衣裙、跃动的身影,让你心动了么?
寒冷的影院,一群娃娃躺在冰冷的舞台上,这个时节,我不知道瑟缩在台下的几千名学生心里在想什么,那一刻,我冷的彻骨,当我们还感动在台上那如一只雏鸭蠕动的鹅黄,感动着稚嫩的娃娃踩着稚拙的舞点,心中也许萌生出一片蓬勃的《春绿》来,尽管它寒气逼人。可如果孩子们退场后,能有人及时给他们穿衣或及时给他们点预防感冒的良方,也许我们会更感动一点点,至少不会如去年,孩子们表演完节目,而诱发的一场流感几乎毁了期末考试,当我们的眼睛离开舞台,专注于台下孩子们的生活,而非卸磨杀驴般的对待他们,我们是不是更人性些?还好,三天的元旦假期足够他们调整的了。
那一蓬浅浅、嫩嫩的春绿呀,如今还冷冷地感动着我!
当歌颂祖国的童声响起,我听到的是单纯,还好,这次用孩子们来颂祖国,如若换成成人,表演的可能会更好,可也没了孩子的单纯,也就少了一分感动的理由。正如《阿拉木罕》,那遥远的、美丽的天籁之音,由一群成年人来吟唱,却少了点神韵,少了点悠远,只有略带苍白、粗糙的模仿,其实她们唱的很好、很卖力了,可我们成人的身躯却没有了孩子的活力,表演也没了孩子的张扬与自然,因为我们不是专业演员,还不如那秧歌扭得让人宽心、让人留恋,成人与孩子感动人的方式不同,既然把舞台交给了孩子,我们还掺和什么?
引来笑声不断的《白毛女》,一个生硬的主题却掩盖不了孩子的真挚与天赋,你的笑不也单纯了不是?
尾声《今夜无眠》学生的领唱,你听着还有缺憾么?若有,那稚嫩的甜也足以让你回味的了。
……
回到家,孩子已打完吊针,她奶奶给我讲着她的哭泣、委屈,我望着正在吃饭的孩子,脸上还有泪痕没有擦去,笑容却在脸上灿烂,疼痛早已抛之脑后,正如那在舞台上跃动的娃娃,也许早已得到了老师、家长的呵护,这时也许都暖和些了吧,或许他们也早已遗忘了寒冷,甜甜地偎在妈妈的怀里兴奋地讲着台上的分分秒秒呢。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gandong/1092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