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父亲节的来源
父亲节:谈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继母亲节被引进中国之后,父亲节最近也被媒体热炒,昨天接受江苏电视台公众频道“有一说一”邀请,要谈关于父亲形象的影视作品,于是也就不得不赶一个时髦,来过一次洋人的父亲节。要说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还得从老电影说起:
直接表现父亲的影片其实很少,但影视作品中父亲形象却各种各样,早期电影《万家灯火》中为生活所迫四处奔波的小职员父亲(胡智清),《希望在人间》中同情革命被捕入狱的教授父亲(邓庚白),这两个父亲形象均由蓝马扮演,是最为生动的,最有生活实感的父亲形象。以后的国产电影中,还很少有能够超越的。著名导演沈浮在他的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父亲的形象,除了刚才两部之外,还有《老兵新传》中的军人父亲,(其实就是后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李时珍》中古代医学家父亲,李时珍的父亲和李时珍自己当父亲。沈浮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台湾电影《搭错车》曾经轰动整个华语影坛,该片讲述了台湾退伍老兵养育养女阿美的感人故事,是表现父女情感的经典之作。这个哑巴父亲形象十分打动人心,是集诸多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人物。最近,内地重拍该影片的电视剧版,由内地演员李雪健出演父亲一角,相信演技不差。
《刮痧》是改革开放以后最为优秀的表现父爱和东西方不同文化在家庭生活中具体体现的作品。梁家辉扮演的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中国父亲形象,非常感人。
《和你在一起》是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一个朴实勤劳的养父形象,由刘佩琦扮演:刘成在火车站捡到一个被遗弃的男婴和一把小提琴,好心的他不仅收养的这个孩子,而且立志要把孩子培养成小提琴家。这个父亲形象是平实而伟大的。2003年公映的《我和爸爸》,是演员徐静蕾第一次导演的作品,而导演叶大鹰第一次当演员在片中演一个不怎么称职的父亲。但那一种独特的父爱还是浸透在生活的细节当中。美国影片《克莱默夫妇》中,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父亲形象十分感人。 和中国四十年代老电影《万家灯火》一样,霍夫曼扮演的父亲也是一个公司小职员,他勤奋工作,拼命赚钱,却忘记了关照老婆孩子。以至于老婆把孩子丢给他而去。这样克莱默终于被逼着从头开始学做父亲。正当他品尝到了做父亲的天伦之乐时,老婆又回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所以法庭上的那一场争辩,与其说是为夺子而辩,毋宁说是这对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展示更确切。因此,当影片中孩子的父母相互感动的同时,观众的心自然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最近上海电影节有一部直接叫《爸爸》的喜剧片参赛,《爸爸》是法国演员兼导演莫希斯代勒密执导的第二部作品,通过父与子的一段旅行描写父子关系,亲情中蕴含哲理。80年代流行于中国的日本连续剧《血疑》,除了主人公,可爱的幸子之外,就是幸子的父亲大岛茂的形象最深入人心了。一时成为父亲形象的典范。日本人最近也玩起了“红色经典重拍”的招数。东京电视台(TBS)今年重拍了30年前的经典名作《血疑》男、女主角分别由藤原龙也及石原里美担纲,而原版中的男主角三浦友和被邀请在新版剧中客串演出一名货车司机,并与石原里美饰演的幸子演对手戏。相隔三十年之后,三浦再演同一作品,其妻山口百惠鼓励他说:“转眼间就三十年了,我想观众都会感到这三十年的悠长岁月。”该剧2005年6月15日在日本东京电视台首播。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uqinjie/178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