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读过名人名家的作品也是不少,但至今萦绕脑海的,我也只能想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其实最初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叫“背影”,而不是“父亲”亦或者“父爱”。
《背影》记叙的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父亲送儿子远行,去买橘子。只是这是个肥胖的父亲,行动不够灵敏,留下的更是个笨拙的背影。第一次接触《背影》,有些莫然,它不是一篇令人一见倾心的文章。这篇文章相比朱自清先生的《春》亦或者其他文都不够出彩,它更像是家常小菜,有些平淡无奇。老师看着课本,偶尔翻翻工具书,竟然总结出一大堆深层的含义,那时的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过人之处,不就是买个橘子就能体现伟大的父爱么?
再次让我想起《背影》竟是身临其境,爸爸在车下忙忙碌碌地将我的行李装进车厢。“父亲”对于我来说仅是一个冰冷的代名词,我和爸爸的关系不算太好,这也很可能是我不能很早地理解《背影》的原因。“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艰难地爬过月台。”朱自清先生写的父亲的背影似乎与车下那个忙碌身影合在了一起,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身形肥胖,而我的爸爸却是很瘦,忙碌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原来爸爸也老了。我望着窗外那依然忙碌的身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是始终也落不下来。这一刻我知道我这辈子也忘不了《背影》这篇文章,也许真的是因为朱自清先生文笔的细腻质朴,或者更多的是我无法忘记那个对我严厉的男人真的老了。
“注意安全,学会照顾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跑到了车上千叮万嘱的,妈妈在旁边笑看着他对我翻嘴皮。“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言语爽快,不像我的爸爸啰哩啰唆,好像向来他都是比妈妈啰嗦的。不知道是因为嫌他太啰嗦还是始终沉浸在那个身影中,也没听清他说的话。他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去,步履蹒跚,我的鼻子一下又酸了。车开了,我却一直望着窗外没有说话,许是怕一张口就止不住泪水了。但事后我还相当有兴致地猜,朱自清先生吃父亲买的橘子是感觉酸还是甜,我自己去买了好几斤橘子试尝朱自清先生的感觉,最后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橘子是酸是甜,怕吃起来都是酸的。
到最后,我也不再对这篇文章为何叫《背影》,而不叫“父亲”或者“父爱”疑惑了。无论是“父亲”或者是“父爱”都深深地融入在“背影”一词之中。至于这篇文章有何出彩之处,我想应该是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背影”,而它正好勾勒出其精髓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uai/1260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