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二选修上)
一、解题导入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学生读)
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明确:明知行不通却还要去做,追问:“而”是什么意思?(却,表转折)
这句话在文中也曾出现过?请同学们快速找出。
学生找,读,翻译。
师:这句话是谁说的?生:晨门
师:他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呢?请同学说说并读读。
请一学生回答
(指导“是”,这,要重读。“者与?”疑问,读出不以为然语气)
再读体会
一种语气,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和晨门两种人不同的人生观。那么,这篇文章中还有哪些人类似于晨门不同于孔子的人生观?
学生找并明确
PPT2
接舆、长沮、桀溺、丈人、荷蒉者
二、学习18.618.7(通过隐士对孔子做法的不赞同,体现孔子所为之事的“不可为”)
PPT3
学习18.618.7章,
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1、刚才我们通过晨门的话,知道他对孔子的反对,这些人也同样对孔子持反对的态度,今天我们选取18.6和18.7两章来学习,请同学们读读长沮、桀溺、丈人所说的话,把这些话翻译给同桌听。
2、学生自由读,翻译
3、思考哪些语句体现长沮、桀溺、丈人对孔子的反对,并谈谈理由
学生回答
预设1:长沮
①曰:“是知津矣。”
请学生翻译“是知津矣”
明确:是,这;津,渡口整句解释为“这个人是知道渡口的。
师追问:长沮的这句话隐含着怎样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认识渡口,犹言识途。问渡口却不告诉他渡口到底在哪里,而说“他该知道渡口在哪里”,潜台词就是孔子既然周游列国,无处不到,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何需问津。
②问津即打听渡口,也可引申为探求途径,而孔子周游列国真的找到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了吗?语气之中分明夹杂着一种讽刺和挖苦之意。
预设2:桀溺
①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②请学生用现代汉语说说桀溺的话
明确: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里比得上跟随避开世人的隐士呢?
③落实重点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滔滔”形容大水奔流貌,这里比喻社会动乱。
“而谁以易之”,是以谁易之的倒装,意思是“能和谁一起改变呢”,桀溺此言意为社会像洪水泛滥一样动荡不安,根本没有人能够改变社会
辟同“避”
岂,表示反诘,师问:把“岂”改为“不”行不?
学生答:(不行)体会其反问语气。从这种反问语气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对孔子的作法是坚决否定的。
耰(yōu)而不辍。
继续干活,对子路不再予以理睬
预设3:丈人
A、“四体不勤…”读出丈人的批判厌恶之情。(对不做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
B、其实丈人的反对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举例说明。
“植其杖而芸”不理不睬,足见其生气。
“止子路宿…”(落实:止,食,见)展示他田园生活的美好,侧面反映出他对孔子的不赞同。
有声的语言,无声的`行动,都在折射丈人的立场,都在彰显丈人的鲜明的态度。
小结:
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隐士)板书:隐士
追问: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有看清天下时势的睿智,有较强的能力,他们都选择归隐,韬光养晦,修身养性。他们是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隐士。板书:不为
在深知无力挽狂澜于既倒时,他们都放弃了,归隐了。他们嘲讽孔子,指责孔子,劝戒孔子,由此我们知道孔子要走自己的路确实有点难。
三、探究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板书:孔子
1、那么,在这一片反对声中,孔子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呢?
没有,孔子依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明确:
A、“长沮,桀溺”部分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①“怃(wǔ)然”是什么意思
怅然失意的样子,可见孔子十分失望
②师: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表明孔子要与人一起,要从事改革,让天下有道的决心
追问:这个从事改革,让天下有道的决心强不强
生:强
师,体现在哪些词上?
生答:“不可”“非”“而”以及倒装句式
表明自己澄清天下,始终不渝的心迹。正因为天下无道,所以孔子才要参与改革啊!纵使举世皆非,孔子也不加沮,要以一己之力去为之。虽失意怅惘,但不灰心失望,这就是孔子。板书:为之
学生再读,体会。
B、“丈人”部分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落实
①“如之何”是固定结构,相当于“怎么”。“其”是副词,加强发问语气。“废之”的“之”,复指主语“君臣之义”。译做:君臣之间的关系,又怎么能废弃它呢?
②前文丈人款待子路,又“见其二子”,可见丈人是讲求长幼之节的。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者自然都不可废弃,丈人守“长幼之节”却“废君臣之义”因此子路说丈人“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③子路说的铿锵有力,天下形势我是明白的,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我也知道,但“君子之仕”是“行其义”,是无可推脱的责任。
④“无”“不可”“如之何”等词体现了子路行其道的决心。
学生读,体会!板书:行其义()
在隐士和孔子犹如打太极般的一来一回中,他们的思想政见进行了多次的碰撞与交锋。但他们相互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还都是坚持着自己的态度与选择。同样面对乱世,隐者选择了“不为”,而孔子选择了“为之”。
教师补充
PPT5
孔子一生(前551—前479年)
◆55岁之前
仕于鲁国====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
◆55—68岁
周游列国====努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68岁以后
返回鲁国====退居讲学、传播礼乐文化
孔子五十一岁被任命为鲁国中都宰,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但鲁君昏庸腐败,又与三卿(季孙、叔孙、孟孙)的政治主张不合,孔子离开了鲁国,希望于他国实现政治主张和理想。孔子五十五岁时,开始了他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流离生活,向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几经挫折,但孔子依然劳劳车马,奔走在诸侯间,企图扭转社会的动乱局面。“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
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
四、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PPT
孔子的周游列国,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从以死进谏,以至剖心的比干;劳劳车马,奔碌列国,戚戚然以至于死的孔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再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等,“知其不可而为之”仿佛一盏明灯,照亮这他们行走在黑暗中而无所阻隔。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二选修上)】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eng/3482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