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 篇1
周末了,月考已经结束。虽然这次的成绩或好或差,终究已成过往,但这次考试仍是令我最不满意的一次。
许多人可能会问:你考了两科第一,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可是对我来说,语文成绩不理想,就是致命的偏科。万一是中考,这样的成绩可怎么行?
我大概总结了这次语文考差的原因,大致有两点:其一便是语文之大忌:书写问题,因为书写丢分是最可惜的,要想有一个好成绩,我认为好的书写和卷面很重要。改卷老师要改这么多试卷,要是卷面不容易辨识,让老师看起来费劲,那么老师的心情自然就不好了。
其二就是最重要的问题——阅读理解。如果平时阅读量少,再加上考试的时候不仔细阅读文章,必然会失去很多分,将严重影响成绩。
所以我决定先从练字开始改善,提高书写水平,再抽出时间读课外书,以增强阅读和理解能力。希望通过这次小考总结出来的问题,能帮我正确改善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既然分数已成过往,就不再去想了吧,毕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才是小考的价值所在。
为自己加油!
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 篇2
新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前几天我们进行了月考。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我主课考的不是很理想。数学和英语考的不是很好。有很多原因。
这一个月里,我的学习不是很刻苦,不够认真。
在英语方面,掌握的单词量不是很多。知识面太狭隘。只局限于课本,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多做一些阅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好在做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的时候,更好的完成,做到尽量不失分。
在数学方面。我要多做题,老师讲过以后,及时的复习和预习,课后把老师讲的内容好好琢磨,把基本的要点掌握熟练,做到不失分,还要多做一些难题,拓展的题,开拓我的思维。使我做题时更灵活,懂的变通。
在副科方面。特别是生物和地理。课堂上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住,认真听课,及时发言。可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抄答案。及时复习,结合辅导材料认真复习,为汇考做充分的准备。
我会吸取这次月考的教训,希望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跟好的成绩。
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 篇3
雨水无情地拍打在我脸上,那令人讨厌的乌云终究还是密布在头顶上的那片天。我望着窗外那昏暗的世界,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阵涟漪,那呼啸的狂风,穿过我早已冰冷的身躯,直勾勾地刺进我的心里。那让人钻心着疼的寒风哟!
紧张的月考终于结束了,但成绩留给我的,已不是那习惯了的喜悦,而是令我肝肠欲断的痛楚,当我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地向老师询问我的成绩时,却得来那一句又一句让人颤抖的回答,心中的悲痛,眼中的泪水,嘴边的悲叹,这一切的一切有能够怪谁呢?在别人悬梁刺股时,在别人孜孜不倦时,在别人挑灯而读时;我呢?我在电视前忙碌着,我在漫画书前忙碌着,我在游戏机前忙碌着。想想那可笑的自己:自以为青春尚多,可随意挥霍。如今,那是我该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周围人嘲笑的目光、家中父母失望的眼神、学校老师的厉声喝道……
哟!那该死的我哟。在愚蠢的时候,我把那至亲的书给抛弃了,现在,该是世界抛弃我的时候了,至少,在我眼里,书把我给抛弃了,可那又如何?我的确该遭此对待。有果必有因。当初我潇洒度日如流时,我早该知道会有后悔的一天。现在醒悟,我想,还来得及吗?
想着,我隐约看到,窗外的那棵树,在风雨中摇曳……
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我们要月考。我们拿到卷子后,就开始写了,写完后,就交了上去。
老师先发了语文试卷,我先看看我哪里错了,发现我的古诗填空全对,作文和阅读却减了很多分。
我看着我写的作文,心想着:如果我平时多看些作文书,记住那些好词好句,上课记住老师说的写作方法,字再写好一些,那我的作文就不会减那么多分了。阅读——读的时候多读几遍,多做几本阅读书,老师讲阅读时认真听。阅读题也会少减几分的吧。
后来老师又发了数学试卷,我也是先看看哪里错,没想到,我有许多不必要错的都错了,我想:如果我写试卷的时候再仔细一些,课后多做一些练习,那些题就不会错了。
最后,老师把英语试卷发了下来,我也像先前一样,看看哪里错了,我一看,吓了一跳,我怎么错了这么多呢!我仔细的看着我每一次错的,心想:如果平时多背一点单词,多背一些句子,上课不打野,好好听老师讲句型,记笔记,也许那些错的就会对一些呢。
这次的月考,一下子就暴露了我身上的许多缺点。下个月,我一定改正缺点,争取下个月的月考,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有关月考反思的作文300字4篇】相关文章:
2.月考反思作文
3.月考反思作文
4.月考反思作文
5.月考反思作文
6.月考反思的作文
7.★月考反思作文
9.关于月考反思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ansi/3960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