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ǐ) 戕害(qiānɡ) 忸怩不安(ní) 博闻强记(qiáng)
B、叱咤(chà) 作揖(yī) 涕泗交流(qì) 义愤填膺(yīng)
C、炽烈(chì) 桎梏(kù) 曲高和寡(hè) 呼天抢地(qiǎng)
D、症结(zhènɡ)菲薄(fěi) 长歌当哭(dànɡ) 按捺不住(nà)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愤懑 狼籍 神采飞扬 貌和神离
B、蝶血 剽悍 前扑后继 剑拔驽张
C、绯红 凄婉 轻歌曼舞 桀骜不驯
D、笙箫 冰屑 陨身不恤 满腹经纶
选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出) ②既东封郑(使…成为边界)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破旧) ④使毕使于前(完成、结束) ⑤夫晋,何厌之有(厌恶) ⑥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⑦乃令张良留谢(感谢) ⑧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 ⑨微太子言(如果没有) ⑩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
A、①③④⑥⑨ B、②④⑥⑧⑨ C、②⑥⑦⑨⑩ D、③④⑤⑧⑩
下面选项中两个句子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卒起不意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毋内诸侯 此亡秦之续耳
C、要项伯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秦王还柱而走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都有活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⑧晋军函陵
A、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B、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D、①③/②⑥⑧/④/⑤⑦
下列特殊句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
B、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C、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动句)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
B、“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
二、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雨巷》)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再别康桥》)
(4)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用一选择复句表达对反动派的警告和后死
者的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⑧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过
C、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以:因为
D、一怵于烛之武之利 怵:害怕、担忧
2、下面“之”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此亡秦之续耳
B、夫晋,何厌之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将焉取之 拔剑撞而破之
D、因人之力而敝之 北蛮夷之鄙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胆识过人。在秦晋围郑之际,趁着夜色,以绳索拴在腰间沿城墙而下,独自面见秦伯。
B、烛之武善于辞令。劝说秦伯时,他先是示弱,然后指出晋国的忘恩负义,进而指出攻打郑国的利弊,话里话外都表明自己此次前来是为秦国和郑国着想。
C、晋侯冷静理智。面对秦伯临阵倒戈与属下的激愤,冷静地撤军,离开了郑国。
D、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取得退秦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他抓住了秦伯乃逐利之人。
4、翻译下面文言文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fannao/351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