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房龙作品《宽容》读书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房龙作品《宽容》读书笔记篇1
虽然这本书早就读完,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时间(懒)做个总结。今天将此书重新速读一遍,又增加了些许体会,在此还清旧账。
人类从开始到现在从来就没有彻底宽容过,所有的悲惨事件无一不是因为思想观念的固化而导致的冲突流血,不宽容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没完没了,即使在现在也没有看到结束的那一天。
当苏格拉底整天埋没于街头巷尾,与人争论不休,说些奇谈怪论,“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寄希望于上帝";而雅典人的观念根本难以理解,最终这位伟大的小个子哲学家还是被那些据说能通晓上帝旨意的目不识丁的粮贩子之流依法死刑。当一杯毒酒解决了这个令人厌烦的倔强老头之后,那些据说通晓上帝旨意的雅典人,自认为对社会做了极为有利的事情,在对他的学生们下手之后,终于如释重负,世界清静了,没有了令人讨厌的带有亵渎上帝的异端学说在耳边叨叨。但是一切风平浪静之后,那一套思想依然飘荡在雅典上空,渐渐侵入到雅典人的精神骨髓里。
虽然自己也是犹太人,当耶稣看到犹太教义不合理的地方,着手进行修改,而被少部分人信仰而成新教派的领袖,这是他本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基督教义因为饱含关怀的私人感情和更亲密的接触,在当时的奴隶社会的思想中获得了广大底层民众的欢迎。但是犹太民众怎么能容忍这么一个擅自修改自己的民族信仰,于是一场广场审判将其送往十字架。在当时看来宽容博爱的基督教义,此后不断出现观念冲突,在1500年后,一个新的异端——布鲁诺就被基督教宗教法庭死刑,在罗马的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难道随着布鲁诺的骨灰随风飘逝,基督教义就可以被维护得不受尘埃半点侵了?也许是借用或真的对于基督教义的很多不满,最终形成了加尔文和路德的宗教改革,但是改革本身只是对原有教义小修小补。打倒旧权威和旧禁忌的同时,却树立了一个同样让人不能冒犯的新权威和新禁忌。
从动物性来说,人类天生是具有恐惧心理的。当有人跟自己不同时,如果此人与很多人都不同,就会打着维护正确思想的旗号,改造所谓的异端;如果发现自己是异端,就会陷入担忧之中,多数人就改变自己,让自己跟别人一样。
不宽容的事件充斥着整个世界,宗教充斥着各种不宽容,排斥其他教派,民族主义也一样如此。此书虽然只讲西方争取宽容和维护旧制度的很多个案例,在中国却也是到处都是,各种歧视;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不过是歧视别人已经没有本钱,被歧视的人实力大增,而产生的一个不断融合和宽容的过程;再往后的朝代一样如此,即使到了最近的清依然如此。难道到我们这里就没有了吗,看到越难/菲律宾/印度还是忍不住叫声阿三,那声调里蕴藏了丰富的含义。对于宽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房龙作品《宽容》读书笔记篇2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最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的宽恕他人,可以少了一份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 这是憎恶。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反扣书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好多例子,好多比方,好多好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证明了宽容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好处。我清晰地记得,书上曾说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题目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我当时看到这个题目就很感兴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一个从小双目失明的人,自他懂事后他烦恼,认定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虽然很多亲友和社会的人来关怀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
后来一位老师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上帝知道了这事,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的缺陷是指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呀,怎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呢!
呵呵,是呀,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必自寻烦恼的,坦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的长处,做生活的强者。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合上这本书,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记住,只有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里走好人生的道路……
房龙作品《宽容》读书笔记篇3
房龙所著的《宽容》叙述的是关于人类的故事。他以宽容为线索利用文学的手法向我们娓娓道出从原始时代到一战期间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书名上看,这本书似乎是要告诉我们关于宽容的历史,然而恰恰相反的是,作者是要告诉我们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不宽容的历史。
《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揭示了一幕幕因为固执己见所带来的悲剧,勾勒了一幅波阑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作者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问题,向人类的无知和偏见挑战,深入浅出地将知识和真理普及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其智慧的妙语和真知灼见让人获益匪浅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能使人性情温和,消除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受到人们的拥戴,因为他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够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够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在学校受到别人家孩子的欺负,父母就心疼得不得很多父母喜欢这么说:“别人对不起你,你就对不起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样的教育方法很明显是错误的。但是,很多的父母还是沿用这一方法来教育孩子。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观及处世态度。因此,教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也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打基础。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要在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在生活中,不要过分计较自己的得失,能够笑一笑,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生活中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
“有朝一日,宽容会大行其道。那时,不宽容就会像屠杀无辜战俘、烧死寡妇、盲目崇拜书本一样,成为一个神话。”这是作者写在结尾的话,是美好的憧憬和愿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毕竟是生活在上世纪初的作家,其思想难免会有一些历史的局限。其实,导致不宽容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作者的这种结论未免太过乐观与武断了。人类即便战胜了自身的恐惧,宽容也未必会大行其道,又或者说,如果宽容真的大行其道,社会就真的会比现在美好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社会任何团体要想得以生存就必须依靠某种法律(又或者是一些生存秩序),只不过严苛的程度不同罢了。既然善恶同在,那么惩治措施便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以此宽容大兴其道,那么前提首先是“只有善,没有恶”,可是如此的大同世界离我们还是相当遥远的吧。当然,作者在人类思想史方面的成果是显著的。
最后,还是引用奥勒利乌斯。叙马库斯的一段话吧:
我们为何不应和平、和谐地相处呢?
我们仰望同一星辰,共居在同一个星球上,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
每个人沿着哪一条道路寻求最终的真理有什么关系呢?
生存之谜奥妙无穷,通向答案的道路不止一条。
【房龙作品《宽容》读书笔记3篇】相关文章:
1.宽容读书笔记
2.冰心作品读书笔记
3.几米作品读书笔记
4.名家作品之梅桑榆《宽容与智慧》
5.名人作品:钟芳《宽容是一轮明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dushubiji/1962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