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00字合集十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1
看见姥姥昨晚泡了红小豆,以为她要煮粥,可又见她拿出深绿色的苇叶,黄绿色的马莲。我恍然大悟,原来姥姥是要包粽子了。
“萌萌,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姥姥一边问我一边把昨晚泡好的江米、红小豆,还有用许多调料腌制好的半寸见方的肉块儿,摆放在桌上。“当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答道,“据说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是为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联齐抗秦’主张,屈原在报国无望的情况下,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江两岸的村民得知这一消息,蜂拥般的来到江边,男人们划船奋力打捞,妇女、儿童和老人们则将苇叶包成的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饥肠辘辘的鱼虾蟹有损屈原的身体,这便是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习俗的来历。”
“萌萌真棒,懂得知识真多,那你过来,来看姥姥怎么包粽子。”我和姥姥来到厨房,把马莲、苇叶放在开水里煮了大约三分钟,马上把它们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到冷水里冷却。“为什么要放到冷水里冷却?”姥姥笑眯眯地对我说:“原来你也有不懂的问题啊!好,我告诉你,那是为了防止苇叶和马莲变黄,要不然不就不好看了吗?”
姥姥把从冷水中捞出的两片叶子的正面(没茎)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双手抓住叶子,向后对折成漏斗形(底部无洞),左手托住卷好的苇叶,右手拿勺挑进三分之一的米,再放入甜丝丝的大蜜枣,盖上一层江米后,右手抓起苇叶的上半部,左手拍打苇叶的底部,这么做是为了让粽子的“漏斗”装得满满的,用多余的叶子盖上顶部,再用马莲捆绑结实,在粽子上系一个蝴蝶结。“姥姥,我还想吃肉粽呢。”“别着急,慢慢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粽子、豆粽子、甜枣粽子全都装进了锅里。当粽子装进锅里三分之二时放水,水没过粽子一寸高后盖上锅盖,用大火烧十分钟后,高压锅发出“咝咝”声,再盖上阀门,改换成小火,这时,满屋就已经开始飘动着粽子的清香。
我的心像阀门盖一样跳动着,呼吸着粽子叶的清香。期盼着,期盼着,这锅粽子赶快煮熟,耳旁仿佛听到:“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午;苇叶香,飘满堂,粽叶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的祝福声。
一个小时后,姥姥打开锅盖,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放到嘴里,“啊!真好吃。”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2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1.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深感痛惜的人们纷纷包粽子、赛龙舟,以此来纪念他,此后逐渐演化为端午节。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
2.道教中的祭“地腊”风俗。《道书》云:“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3.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4.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17日,觅父尸不得,投江自杀。
5.纪念介子推。据传,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发令,五月五日这一天不得举火。因为此时天气暖和,可以冷食。而此日之前冷食,易得伤寒,难以医治。<
6.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反被杀,尸被抛于江,化为涛神。每年五月初五,钱塘江口泛起初潮,人们驾舟逐潮,希望能见伍子胥显灵。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00字 篇3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没错!
端午节,这个随着幽远的历史一起走来的传统节日,现在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了,喏,从端午例行的三天国假,就能看出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青睐了。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端午之日漫步于街了,一种浓郁的节日气息与风儿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所到之处必定热闹非凡。不同于家乡闽浙一带,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江淮人家的家门上多是悬挂着艾叶菖蒲,据说也有祛魔驱鬼之效。但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说到我最在意什么,那自然是激荡人心的赛龙舟了。
出了家门右拐直往前走,不要五分钟就是十七桥了,桥下的河流虽不著名,但每年的东圃镇的赛龙舟都是从这儿讫始的。你看,水流平缓的河面上,停放着一艘艘被红漆漆满船身的龙舟,碧绿的水,透红的船乍一看活像黛绿的锦缎上镶着盛开着红牡丹。船里的竞赛者,以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居多,也有少数的中年人。每船十三人,十二个桨手,一个鼓手。黝黑的肌肤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也是力量的象征。
锣声响起来,比赛开始了;鼓声响起来,隆隆、隆隆、隆隆,冗杂却不乏节奏,疾速而却不乏力量。两旁的红桨像一条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跟着鼓声整齐欢快地跳跃。超过了!超过了!一只红艇渐行渐速,如离弦的箭一般。观众们的心蓦地紧张起来,与牛皮鼓面共同跳跃,呼喊声、鼓声汇成一片。另一只船当然不甘示弱,也迅速追了上来,两船旗鼓相当,犹如二龙水中争霸,鼓声立即电闪雷鸣一般,两岸的人更欢了,呐喊声更大了。终点快到了,只见三只船如疾驰的战马齐头并进,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迟缓!冠军出现了,喝彩声,鼓掌声响成了一片,在水面上激荡!
过了一阵子,人们端来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但这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把它扔下河里,以祭祀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日距今也有两千多年了,但人们永远怀念着他。是啊,那些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全心全意的人,是千百年,直至永远也不该被忘却的。今天,我们仍以屈原为骄傲,我们会用我们的快乐永远纪念着他!
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吧?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duanwujie/3310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