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面对一些错误。认真、冷静地去看待它们,我们就会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以下是面对错误作文,欢迎阅读。
面对错误作文1
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而对待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勇敢面对,只有勇敢面对,才可以把错误根除。
考试是老师最强的“法宝”,分数是学生们的“命根”。谁都想保住命根,各路“考林高手”都潜心修炼,只等“江湖争霸赛”――考试一到,便可大显身手。
怕什么偏来什么。英语老师突然宣布:“下午英语考试”!啊?一向英语不好的我岂能不急老师刚走0.01秒,我便召集“英豪”,共商大计。我们稍作“部署”,做出以下决定:敲一下课桌表示取得联系;咳嗽两声说明敌情出现;跺一下脚是想知道第一道题答案;摸一下鼻子表示选A;揉一下眼睛表示选B;托着下巴表示选C。有了此等“绝招”众好汉才放心离去。
次日老师把高分的试卷发到了我的手中,本应兴奋的我却高兴不起来。回到家中妈妈看出了我的反常,便皱着眉头,疑惑不解的问我。难道妈妈知道了我作弊的事情?我心里一个声音不停回荡。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了。不要说,你永远考不了这么高的分数,一个声音从心里响起。说吧,纸是包不住火的,又一个声音从心里响起。就在这时,我忽然想起我们的校训:团结诚实勤奋活泼,中的诚实二字。做人要诚实,没有诚实的人也就没有立足之处。想到这,我鼓足勇气,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妈妈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作弊是一种看似欺骗同学,老师,家长的行为,但它实际上欺骗了你自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听了妈妈的话,我点了点头,为自己曾经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我开始认真学习英语,在有空之余进行预习,复习,准备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真正的好成绩。
作弊这件事后,我对“人无信则不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此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面对错误作文2
在生活中,每个人会难免犯错。因为黄老师希望我们能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一现象,所以请我们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大人们是怎样看待错误的。于是在这周星期六我采访了妈妈,问了她三个问题,分别是:你怕错误吗?你哪些时候容易犯错?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犯错?妈妈很耐心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以下就是她的回答。
妈妈对待错误的态度是本能的怕,然后是不怕。因为犯了错误都会感到羞愧,内心的撞击是自然存在的。但是犯错误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可以改正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正确成长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面对错误,首先要有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然后要用理智客观的情绪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最后才能准确地发现并实践改正这一类错误的方法。
妈妈说在骄傲自满时、着急赶时间时、心情不好时、疲倦走神时最容易犯错。仔细思考妈妈的话,觉得一点不假,前两周我和苗满田在楼梯处的摩擦正是因为着急赶时间造成的。那天是星期三,我急着冲下二楼,想在电脑课前多玩一会电脑,结果苗满田也很着急,从后面一把将我推下楼梯,至今左大腿瘀伤未退隐隐作痛。如果我当时不着急,在楼梯上稳稳地走,可能就不会这样惨。
妈妈总结的两条避免犯错的建议是:对待小事要先思考而行动,对待大事要先计划后行动。我也回忆起在语文课文中学到的几句话: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永远不要在发怒时处理任何事情;善于从别人的劝戒中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正如每个人从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每个人也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走上正确美好的人生之路!
面对错误作文3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是莎士比亚说的,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犯错误,所以,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如果在犯错后错误的对待错误,那就不对了。
那是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一下子坐在沙发上,只听“啪嗒”一声,我一看,原来是电视遥控器掉在地上摔掉了一个角,这下糟了,妈妈知道了肯定会非常生气,我后悔极了。这可怎么办呢?我连忙找了一个地方把遥控器藏好。我到书桌上写起作业,表面上我在写作业,其实心里却忐忑不安。对了!我可以用万能胶粘好啊。我站起来去找万能胶。我找了一大会终于找到了,我赶忙用万能胶把遥控器粘好。我仔细的看了看,粘的真好,根本发现不了是粘上的。我把粘好的遥控器偷偷地放回了老地方。心里暗暗的庆幸这一下不用再挨妈妈的骂了。可是我却不知怎么搞的,心里总是不能平静下来。到底要不要向妈妈坦白呢?向妈妈坦白了她会骂我吗?
经过我的再三思考,我决定向妈妈坦白一切,我来到妈妈身边对妈妈说:“我做错了一件事,您能原谅我吗?”“什么事啊?你又闯什么祸了?”我低下头,把事情的经过给妈妈讲了一遍。我惭愧极了。“呵呵,你个小东西主意真多。”妈妈笑着说起来。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能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又能主动的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好了去写作业吧!妈妈不怪你了。”我见妈妈没有生气,心里如释重负。通过这件事,让我深深的懂得:无论做错了什么事情都要勇于承认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uowu/1249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