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大街小巷充满了喜悦的气氛。yjbys作文网小编精心准备了几篇关于除夕之夜的作文,祝大家除夕快乐!新年快乐。
除夕夜的礼物_1500字作文1
古有鱼雁传书,今有电话、网络相通。
在信息社会里,人们间的友情、爱情、亲情通过电话、网络的现代化连结,演绎得更绚丽多姿,流光溢彩。
谢爷爷是镇乡退休的干部,他妻子是退休教师,他们有三个儿子,大儿在绵阳市游仙区公安局当警察,二儿在北京某公司任职,三儿在美国攻读博士。几年前,由于谢爷爷的儿子天各一方,他们到三台县芦溪镇买了住房,安享晚年。
除夕之夜下午,谢爷爷和唐婆婆非叫我这个小作家去他家不可,说他要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我欣然应诺。
我在谢爷爷家品着热腾腾的茶水,静静听他讲述关于他儿子的故事。
谢爷爷说,自从他们的三儿谢宏去了千里之外的清华大学读书,电话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谢爷爷还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三儿刚进清华大学时打回的第一个电话。那天晚上,家中电话里传来三儿急促的声音:“爸爸、妈妈,我在校园里打IC卡电话。军训十分艰苦,天天一身尘土和汗水,都成泥猴子了。脸上晒脱一层皮,身上被厚厚的军服捂出痱子,又痒又痛。班里有三个女同学在操练时当场晕倒了。”
“你怎么样?”谢爷爷赶紧打断三儿的“连珠炮”插话。
“我啊,挺住了,还当上了班长。爸爸、妈妈放心,儿子会照顾好自己。我马上去洗澡。”
“还没洗澡哇,在忙什么?”谢爷爷刚发问,话筒里却传来“嘟、嘟”的声音,电话断了,谢爷爷无奈地放下话筒,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没等说完就挂了呢?心想马上打电话过去,伸手拨号才猛醒,那边是公用电话,自己怎么也找不着儿子。
于是,谢爷爷立即“秉烛夜书”,第二天一早就发出“鸡毛信”。
三天后,儿子来电话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打电话的同学很多,他也是忍着蚊虫叮咬,排了半小时队才拿到话筒的,大家自觉地长话短说。他又说,系里晚上赶排节目迎接国庆,他担任主持人。最后儿子还背诵了谢爷爷信中的一句话:人原本是一块生铁,艰苦的磨炼才会增强它的韧性,使之成为一块好钢。儿子自豪地说,一定百炼成钢。
一个学期过去,已经听惯了儿子急吼吼的电话的谢爷爷,一次忽然觉得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声音从容多了。还没等谢爷爷回过神来,儿子笑着告诉他,学生宿舍都装上电话了,他让谢爷爷记下电话号码,兴奋地说,这下、爸爸妈妈晚上就能找着儿子了。从此,儿子常来电话谈谈“上网”啦;参加清华校庆演出啦;与美国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大学学生联欢啦……快放暑假时,儿子用他老爸买的手机讲,他积极报名参加了大学生“三下乡”宣传队。放假不能马上回家,要先下乡宣传演出,问父母支持不支持?谢爷爷回答:大力支持。谢爷爷高兴地说,刚放单飞的小鸟就到农村广阔的天地翱翔,好啊!
后来放暑假,谢爷爷先只能是两次在电视新闻里一闪而过地看到日夜思念的儿子在农村演出的矫健身影,一周以后才亲手抚摸到儿子晒得黑不溜秋的脸蛋。
大概是去年吧,谢爷爷就发现已经去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三年的儿子在有意无意地提及班上同学持有笔记本电脑的人数,算是舆论先行吧。谢爷爷和唐婆婆的退休工资并不多,想买笔记本电脑的打算还渺茫。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物工程博士学位的三儿在异国他乡非常想念父母,更希望能够经常看见他们。于是,今年腊月,谢爷爷三儿选了一只笔记本电脑,并悄悄寄回家乡,他在电话中提到,要在除夕之夜与父母面对面,拜一个年,问一声平安。
这下谢爷爷两口子可是心想事成了。
除夕之夜,谢爷爷的大儿、二儿因要坚守工作岗位,只能打电话向父母拜年。过了不久,谢爷爷与三儿约定的见面时间到了,谢爷爷两口子急着想看儿子,打开电脑的QQ,他们马上找着了日思夜想的三儿。于是,地处两个半球的父子、母子便心潮澎湃地聊开了,一时间父母与儿子的热泪盈眶,问候的话语接二连三,温馨的信息满天飞扬——
“爸爸、妈妈,新年快乐!”
“爸爸、妈妈,我在美国很好啊!明年我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了!”
“爸爸、妈妈,哥伦比亚大学校刊上刊登了我写的通讯‘中美大学生同台献艺’。”
“宏儿,祝贺你。小才子新年又添新篇章。”
“爸爸、妈妈,你们以后也来芝加哥吧!来看看公牛队在NBA的表现吧。”
“宏儿,你黎冰弟弟也在我们家啊,他写的作文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现在发给你,你看到了吗?”
“爸爸、妈妈,我已经看完了,黎冰弟弟的文笔优美,再接再厉。”
“爸爸、妈妈,你们二老要保重身体!今后的好日子还多啊!”
夜深了,谢爷爷的礼物让我感慨万千: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腾飞,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我发现谢爷爷和唐婆婆隔三差五且又是不由自主打开笔记本电脑,他们还期望迅速拨通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号码……唐婆婆在一旁喜笑颜开,高兴地对我说:“也许不久,可视电话也会像彩电那样经过几番价格大战后走进乡镇的平民百姓家。一旦美梦成真,想想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会是多绮丽的情景啊。”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xi/61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