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向春天
虽是梅花谢尽的悲剧,却是百花盛开的诧异与喜悦。
——题记
弹一首流水潺潺的悠闲,尝一口久经酝酿的快乐,春天向我们走来,我们也正在走向春天。
在感慨过冰封的世界之后,于是我们对春也便有了一丝暖意涌上心头。
此时我想做的是,“遇见一场春天的表演,用一场轮回的时间”,这稍纵即逝的情愫,也许只有此刻才会在心田吟唱。
莫说“生如夏花”,而我却只想活在这富有希望的当下。随性奔跑在生命开始曲的小路上,虽然没有蜂蝶围绕在身旁,但那种来自脚下刚露出尖芽的小草的亲昵,就足够让我释怀。
也许“花谢满天飞”只适合夏的感伤,所以我只能用“柳芽出细穗”来描绘春的恬静。喜欢春的那种疑似风月的神秘,欣赏它百合般的清香。
试想一位身着素装,长发飘逸的妙龄少女,赤脚走在春的道路上,是多么的惬意。春的故事没有重播,每一集都将会是绝版。当你告别那攒动的人群,与春天的臂膀紧紧相拥时,你会感觉自己一如孩提时的天真与纯洁,此刻万物皆与你无关。
在这个季节里,我学会了放声的大笑,毫无忌惮的哭,泪水滴落在春的土壤里,于是它发了芽,但却结出了“忘记”的果实。
春有一颗会做梦的心,也有一颗会努力拼搏的执着的心。于是,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的温情融化了冰雪,她的柔情抚绿了小草,染红了野花,它的爱心洒落出那宝贵的细雨,洗涤了人们那颗被禁锢的心灵。
在春天,我们不必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愁绪,我们只需用彩色的蜡笔画出一场生命的开幕式。用琴键弹奏那富有活力的曼妙飞舞的音符,然后它们共同演绎出生命的主旋律。
走向春天,我发现那颗上了枷锁的灵魂,被打开了,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走向春天,我发现那只断了线的风筝飞得更高了,我看到了它的自由和隐隐约约的未来。
走向春天,我发现那株早已凋零的花枝抽芽了,我体味到了它的不服输的开始与继续。
走向春天,让我们发现一个最有活力和激情的自己,将生命编织成一段永不褪色的锦绣。
篇二:走向春天
我们在早晨上路了,扑向了三月的清晨。
小路边有许多橘子树。橘子树的枝杆上发了许多嫩芽,嫩嫩的,绿绿的,像刚出生的婴儿,介已从母亲怀抱钻出来,享受看在眼里明媚的阳光。
前面有一大堆麦苗。远远望去,麦苗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大地毯。再望,麦苗上顶着晶莹的露珠,非常明亮,像一颗“夜明珠”。麦苗尽情地受着阳光的温暖,好像在说:“是谁把我叫醒了。春天太温暖了。”
你看一个断了枝的小槐树的一个小枝断了一大半,只剩树披联着,但那个枝头上还发了些嫩芽。这真让人不敢相信,这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你瞧,那儿有一片表菜,叶子嫩绿嫩绿的。那些表菜的“队伍”真整齐,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庄稼。
再看那边,有个像磨菇一样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小黄杨树,被人修剪成磨菇形。它的叶子有绿有黄。那些“磨菇”竖竖排着,“队伍”非常整齐,像是正在演习的陆军。这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小路边有许多野菜、野花、野草。里面杂草丛生。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得上是那黄黄的蒲公英了。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打“哈欠”,准备“起床”,有的已“起了床”,正在“吃饭”,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你走近它,拔上它一朵,在鼻子上闻一闻,你就会觉得很香。
春天真美,我们已走向了春天。
篇三:走向春天
在漫长的等待中,马尔康的春天来到了。在万条绿丝的柳枝上,在新芽初上的果枝间,在争芳斗妍的桃林丛里,它来到了,热烈而内蕴,清纯而沉着,我曾因她迟来的忧郁,如今,已悄悄地舒展了,舒展得没有雪痕,没有鸦雀盘旋的聒噪了。
风还是柔柔的风,微微的清寒中有惊喜的角音,那角音无比柔美,又无比醇正,轻轻地呼吸一下,整个胸腔都飘荡着鸟的丽语和花的柔情。此时,常生出一种愿望:什么时候,我强健的体魄能够验证一次生命的力度?什么时候,我青春豪迈的长啸能够在群山之间任意飘扬?
终于有幸在一次外出训练中,我如愿以偿了。
踏上崎岖的山路,跨过密布的荆棘,我们轻快地在山间游奔,没有警示,没有疲压,只感觉生命的能量在四处发散。
在山间一座不知名的庙宇前,我们停了下来。这里真安静,凡是声音都会使这里的静默受击出血。我们放轻了脚步,一步一步向它迈近,连呼吸都变得轻柔而徐缓起来,仿佛不忍惊破它的宁静,又仿佛执意要寻找一种超凡的憬悟,一种神秘的力量传递,使我们这群戏于超然之物的年轻小伙突然间显得无比的沉静和庄严。
这是一个圣洁的世界。绚丽多彩的壁画流泻着生命的激情和色泽;长长的念珠牵系着性灵的皈依和超越;古老的经筒,裎示着吉祥,也裎示着真纯。它是善与爱的集汇,充满了春的气息,而持有比春更旺盛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是一种提醒:短暂的人生理应有宗教的情怀和超越宗教的感悟,浮嚣的生活理应注有善的沉静和爱的关怀。在信仰缺失的时代,虔诚成了灵光一现的绝唱,就像人类的春天总是在仓促间卷进夏的狂热中一样。追逐连着追逐,争斗连着争斗,城堡高耸,围墙叠嶂,所有的柔软都被坚硬的外壳雄性化,而生命的本真渴求在流失!当我们走出烦嚣的生活网络独处时,常会在潜意识里追问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为何物,这个时候,我们才那么真切地感受到虔诚对于人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和可贵。寂寞产生于掩饰虔诚之后的清醒,而这清醒,是对生命本原的呼唤,是对残酷现实生活的接纳和反省。
我想,庙宇的潜在社会效应或许就在于:它为人生作了某种心理平衡上的无奈的注解,使迷乱的人们在一次次的屈服、妥协中得到原罪式的自我调协和谅解,从而充满继续生活的精神力量。
人类的春天是不能失去本原的,正如自然的春天不能失去花的芬芳和蜜蜂的身影。在人生的站台上,给陌生的人群友善的一笑;在泥泞的路口,轻轻地握住同行人的手;在绽放的枝头,展示出蜜蜂一样的飞翔——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本原演绎出来的精彩片段。
微微的一笑,轻轻的一握,自由的飞翔,天涯也变成咫尺,深奥也变得浅显,复杂也变得单纯,灰色也变得明丽,人间将永远是春天。
走向春天,需要生命的本原。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untian/2684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