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3.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成语故事三则》优质教学设计

2.成语故事三则

3.三则古代成语故事

4.寓言成语故事三则

5.成语故事三则教案

6.《成语故事三则》导学案

7.《成语故事三则》的教案

8.古代成语故事三则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268058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