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文言文】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①。十日而問:“雞已乎②?”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③。”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⑤,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⑥矣,異雞⑦無敢應者,反走矣。”
---------摘自《莊子·外篇·達生》
【注】
①纪渻(shěng)子:姓纪,名渻子。王:指齐王。有的译者认为王为周宣王。个人认为,纪渻子应为纪国后代,纪为齐所灭,纪渻子即在齐国供职。而斗鸡之戏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最为盛行。且周宣王即位后早年忙于重振周室,对付蛮夷,晚年又刚愎自用,性格急躁,根本没功夫也没耐性天天问斗鸡驯养进展情况。据此,文中“王”,应为齐王,而非周宣王。
②已乎:练成了吗。已:完成,完毕。
③虚憍: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憍,通“骄”。恃气:昂头鼓翅挟气以威吓对方。
④应向景:向,通“响”,景,通“影”。听到鸡的声音,看到鸡的身影就有所反应。
⑤无变:没有反应。
⑥德全,精神安定内敛,不动不惊。有译者认为“德”指品德。个人认为如此解释语意偏窄,斗鸡最终目的还是要“斗”,单凭品德恐怕难以应敌,需得有相应的才艺。且德多为儒家宣扬,庄子为道家代表人物,曾历数儒家种种学说,因此,个人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有道”,而非仅仅“德”。有道,即有道德、有才艺。郑玄注《周礼·春宫》曰:“(有)道,多才艺者。”孔安国注《论语·学而》曰:“有道,有道德者。”因此,“有道”兼具“德”与“才”。
⑦异鸡:其他的鸡。应:应战,对敌。
【呆若木鸡的成语故事】
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斗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呢。”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斗气强盛。”又过了十天齐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道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呆若木鸡”一词本意指精神内敛,修养到家。现使用多为字面意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更多热门文章:
【呆若木鸡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7.呆若木鸡是贬义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2204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