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ān gāng wǔ cháng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出处】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汉·王充《论衡·问孔》
【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相近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成语造句】
◎ 封建法律以"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确认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鼓吹事君与事父统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故以孝事君则忠"。
◎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engyugushi/1146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