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嬴政坐在案几旁,看着一道道奏折,他的眉头越来越皱了,边关急报:恼人的匈奴又在边境生事,想入侵中原。
“该怎么办呢?”他嘀咕着,“这个民族杀又杀不尽。”
“蒙将军已经六击匈奴,可匈奴就是不服王化。”他想着,走着,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城楼。看着这坚固的城墙,他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建一座城墙,把匈奴挡在墙外呢?”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他不禁有些得意。
第二天,他便下令建长城,征夫不下上百万。要把六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工程的难度之大,他已经预料到,但他想只要能保秦朝万世基业是值得的。
工程开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传到他的手中,他都没有在惫。他以为,以他国家的实力足够应付这些。
然而,当他读到孟姜女哭长城,城墙倒了好几十里,他惊呆了。
“难道一个人的力量真有这么大吗?”他不能相信,但又不得不信,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敢骗他。
征夫的泪水足以使长江源远流长,征夫的怨恨也一天天地加深,终于,在他死后不久,陈胜吴广起义了。不久,他的万世基业成了一片云,消散在空中。
北京。
康熙坐在正大光明殿上,一大堆奏章散落在案上。边关急报,蒙古又在边境生事,东北沙皇军队又侵占了雅克萨。他担心关外的民族侵入中原,夺取大清的江山。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他们自己便是关外的女真族侵入长城夺得的天下。
于是,他向他的大臣们征求意见以保中原。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上奏章,建议重修万里长城。
重修万里长城,这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他在考虑着,长城或者能保大清太平无事,但这样一个工程要花多少钱多少人力,如果激起民变或者又出现“孟姜女哭长城”的事,他的帝王形象又如何存于世间呢?
这样一个决定关系着大清的命运,为此,他决定亲上长城,看一下它的雄姿,看一下有没有重修的必要。肴着破败的长城,他想起父亲告诉他的故事:他们大清不是破长城攻进来的,而是汉人自己打开关门请他们进来的。
这时,他已有了倾向——不修长城。当他读到书写在一座烽台上的诗句时,他更加肯定了:万里长城万里空。
不错,自秦汉以来,万里长城仍然屹立,但过去的王朝已经换了一代又一代。惟有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吴三桂,我们怎么能攻进来呢?有了吴三桂,长城的作用只不过是一道风景。想到这里,他大声宣布:“不修长城。”
他注重了“民心”二字,多次微服私访,为人民争取了多项利益。于是在他的手上,一个“康乾盛世”应运而生了。
秦朝的灭亡和康乾盛世的出现正应了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民心这座长城建好了才能保万世基业。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hangcheng/1457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