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贵在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下面语文迷为大家提供孝星的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孝星事迹材料一: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不仅在学校成绩优秀,而且孝敬长辈、团结同学、和睦邻里,在家里、在学校都有了很好的口碑。虽然我没有做过感天动地的大事情,也没有什么值的大书特书的的感人的故事,但是我带给大家的温暖与感动、震撼与美好数不胜数。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我在学校是一个认真学习讲文明有礼貌的学生,课前能认真收集资料做好预习,上课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不管何时,我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的打招呼,平时与同学团结友爱,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我都踊跃参加。因为表现出色,每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 我从小就孝顺大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却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表现出来。在生活中我懂礼貌讲孝心,每次出门,进家门总是和家人打招呼,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经常把学校发生的趣事和大人说说,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和家人交流寻求帮助。在家能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关心父母、能分担父母家人的忧虑。家中如果有人生病了,我知道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妈妈突然胃痛起来,我半夜起来为妈妈烧了热水,在给妈妈倒水时,还不小心烧了手,两手红肿,但我怕妈妈担心,忍着剧痛自己用凉水冲了冲,还努力忍住眼泪,连一声都没有吭。
平日里,我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洗碗、洗衣服、做饭等。暑假里,爸爸妈妈上班太忙,中午等他们回来再烧午饭,那就有些急促了,那时我才10岁,还没有独自一个人烧过一家人的饭菜,但为了让爸爸妈妈下班就能吃到饭菜,我毅然决定尝试着烧一顿。我洗菜、切菜、上灶台炒菜,下灶台烧火。忙上忙下,累得满头大汗,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奋战”,一顿饭菜终于出锅了,虽然并不丰盛,味道也不大好,但爸爸妈妈很高兴,因为他们吃到了儿子亲手做的饭菜。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帮爸爸妈妈做饭,以减轻他们的家务劳动,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很满足。
我对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很孝敬,有空时经常陪外公外婆聊天,因为爷爷奶奶离得远,所以我平时也经常打电话去问候他们。如果家里遇到为难的事,爸妈讲给我听以后,我也会一起出主意想办法,负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我虽然是一个男孩子,但我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会从细小的事情入手,向爸爸妈妈表达对自己的关心和热爱,有时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者是一句真诚的谢谢。我偷偷记下了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妈妈准备这份礼物,我花了很多心思,那天我早早起床,偷偷的去给妈妈买了一份小礼物,只把妈妈感动的热泪盈眶。妈妈经常对朋友说“我没有女儿,但儿子就是我的小棉袄。”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贵在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在学生时代就懂得尊师孝亲,长大后才能“适应社会、益于社会,成为热爱人民,忠于祖国的好公民”。
社区孝星事迹材料二:
行孝是善心的体现、爱心的写照;
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风范。
宋希华校长今年63岁,她退休后应该在家享受悠闲、安逸的晚年生活。而她却如戏剧般,与三位老人演奏自己快乐的生活乐曲!
宋校长公公90多岁了,在10年前患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那时,宋校长还没退休。她每天忙完学校大事、小事,还要回到家忙里忙外帮婆婆伺候公公。就在宋校长退休后不久,婆婆也患了脑血栓卧床不起。她一人肩负着照顾两位老人卧床的生活。每天,她帮公公、婆婆翻身、擦澡、刷牙、吃饭、按摩、烫脚、通便……每天重复这些细致、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护理步骤,这几乎成了她退休后固定的生活模式。老人体温的高低、床垫的干湿,面部的表情、生活细节,她都时刻挂在心上。十年如一日,每当同事去宋校长家里看望她时,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奖宋校长是天下最好的儿媳妇,也是他们做老人上辈子修来的福。2008年宋校长的公公去世了,大家以为,这回,宋校长只伺候婆婆一个人,能多少减轻一点负担了。谁知宋校长却说:“她自己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为了能更好地照料母亲,她又把母亲从弟弟那接到自己的家里,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谁知她的母亲比婆婆更难伺候,有时把自己的大便用毛巾裹着四处藏放……母亲常常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宋校长却从没有嫌弃过母亲一句话。总是微笑着用温和的语气告诉母亲不能把粪便随便乱放,母亲却如同三岁小孩,一不高兴就和宋校长发火,偶尔还伸出手来打宋校长几下,而宋校长还是微笑着像哄小孩子一样,哄母亲开心的笑……如今一直伺候着母亲和婆婆。
宋校长,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于三位老人,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对父母的情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弥久弥真,最终化作传承美德、敦化民风的人间佳话,流传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宋校长的故事感动着认识她的每一位朋友,也感动着老师和每一位学生。她的孝善事迹,演绎和诠释了孝的艰辛和动人,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大爱无言,孝暖人间!
社区孝星事迹材料三:
**,男,现年39岁,是**市人民检察院一名极其普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里,他和别人一样,忠实地履行一名检察员的职责。八小时之外,他默默无闻地恪守着“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十六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双亲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1990年,**的父亲被检查出右侧脑梗塞,随后,病情不断加重,语言不清、行动不便、性格孤僻等症状越来越明显。父亲原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平日里性格爽朗,和蔼可亲,他在家时,家里总是欢声笑语。而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这一切,所有的家庭重担落在母亲和兄妹五人身上。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治疗脑梗塞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丹参,充充血管,来延缓脑梗塞病情的蔓延。母亲不会骑车,**和大哥、二哥用自行车驮着母亲,访遍了**当时比较知名的内科专家,请教了赵志奎等许多老中医,查阅了许多有关脑梗塞方面的资料,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父亲的病情得以好转。经过大夫的积极治疗和家人的精心护理,父亲的病情逐步好转,尤其是肢体活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又可以在长青路的树荫下看到**的父母一起散步的身影,有时他们还抱着年幼的小孙子和邻家孩子嬉戏。**和兄长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显出了久已不见的笑容。
谁知好景不长,6年后,父亲的病情又严重起来。1996年8月份的一天深夜,父亲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歪眼斜,还拼命地咀嚼自己的舌头,弄得满口淌血。**见状,连忙用毛巾塞进父亲嘴里,以免他继续咀嚼舌头,造成更大的伤害。但是,又害怕引起窒息,只好抽出毛巾,用手指抠开父亲牙齿,让呼吸系统保持通畅。父亲不自主的咀嚼还在继续,**的手指很快就被咬破了,手指上的血和父亲的血混在一起,染红了枕巾。十指连心,痛彻心扉,可是再痛也抵不过对父亲的孝心爱意,他坚持着,支撑着,直到“120”救护车呼啸着赶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ailiao/2687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