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对比性材料作文”,是指所提供的材料是对比或对照性质的,要求根据这一组对比或对照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1)主次辨析明重点。就是要分析这一组对比或对照的材料,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从而明确审题的重点。(2)褒贬辨析定指向。在提供材料的作文题中,供习作者使用的材料本身,总有或隐或显的感情倾向,辨明其感情倾向,对作文的审题也很有帮助。在把握多则材料的褒贬倾向的时候,应对多则材料加以比较,通盘考虑,切忌顾此失彼。(3)求同求异定观点。提供的这一组材料,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从共同点的角度思考能确立什么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能确立什么观点。这样多角度、多侧面思考,能防止审题的偏颇。
【作文题】
2011年11月23日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有19名学生受到邀请,在某酒店最大的总统套间内,与校长共进晚餐。他们都是全年级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每月有一次和校长免费共进晚餐的机会。每次10到20人左右,地点就在校内的食堂,有什么吃什么。学校事先会贴出通知,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审题指导】
1. 材料的整体把握
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具有对比和对照的性质。审题时,不仅要对单个材料进行把握,还要进行整合思考。
前者是对考试成绩优秀者的奖励,是一种荣誉甚至是身份的象征,主客双方在显示出了“地位”尊显这一特征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彼此间尊卑的差异性,双方对象都具有唯一性、不可选择性。
后者是校长与学生交流的一种形式,每月都有一次,是学校校长和学生的例行见面会。用餐的地点在食堂,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校长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彼此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所有的学生机会均等、公平。
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同样是校长与学生共进晚餐,却折射出了教育价值追求、教育制度及评价标准、文化和成长环境的差异。
2. 立论的角度选择
材料的核心指向是中国当代的教育,需要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当代教育,而第二则材料只是作为比照对象提出来的,它提供了比较的依据,也为立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角度。 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角度立论。
可以从中西方教育不同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角度立论。
可以从教育的公平、民主等角度立论。
可以从中西方文化和中西方教育背景角度理论。
可以从人才标准的角度立论。
也可以从教育制度与人才环境关系角度立论。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cailiao/159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