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视觉的比喻句,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视觉的比喻句
1、有一个小女孩,她像芭比娃娃一样美丽,她像美羊羊一样可爱。她亮晶晶的眼睛如黑宝石般晶莹,如清澈的湖水般纯净,那双眼睛充满了新奇和幻想。她的眼睛通透而明亮,如同一泓清泉,又像水汪汪的葡萄,让人百看不厌。她那两汪清水似的凤眼,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在她柳叶似的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
2、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眼珠转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得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使全身都灵动起来,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她可爱。她的眼中光会照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3、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4、那两汪清水似的凤眼,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5、在她浓黑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又略见清烟一般的惆怅。
6、语文老师的眼睛很漂亮,上课时就想拥有了火眼金睛,连只蚊子飞过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7、在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8、小天使杰奎琳的眼睛在烛光下如同天空闪闪的星星,显得异常可爱。
9、她这俨如天鹅般的眼眸,偶一流盼,如此甜美;柔丝般的、弓样的眉睫,荫掩着盈盈的双瞳。
10、她的眼睛很黑,像两粒黑色的葡萄一样闪闪发光。
11、眼睛在眉毛下面炯炯发光,正像荆棘丛中的一堆火。
12、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13、他的'眼睛很小,但像是吸进了满天繁星样闪着光,很有神。
描写视觉的语句
1、那一双眼睛,那一双守望的眼睛,眼角有着蜘蛛网的皱纹,眼中的目光好似柔道,慢慢将你折服,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就是那种守望把你压在五指山下,你只能乖乖让这种目光给你压力。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你的眼睛中可以看你心灵的透明度。窗户需要你经常的擦拭才可以每天都明亮,当然心灵也是要你每天的清洗才可以让自己干净整洁的 站在别人的面前……眼睛可以识别某种东西是否该看,而今我的眼睛告诉我――现在的社会真得很难以入眼!我试图闭上眼睛,可是种种原因又使我不得不睁开眼去目睹这个社会的一切一切……
3、而那双眼睛……却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感情:有生气、有伤心、还有一些失望。但我也看到希望也同样存在着。那双眼睛就那样看着我,可我,却比任何一次挨骂都感到惭愧和那种想要站起来的强烈决心。我承认,我十分感谢那双眼睛。
4、那双眼睛写着自豪,写着感到自豪的标语。我看到,那双眼睛兴奋地眨着,但仍带着一点不要得意过头的警告。我心里很甜,因为我有这样一双眼睛疼爱着、呵护着、警告着、甚至批评着。
5、亲切、和蔼、温暖而明亮——这是老师眼睛的真实写照,在学习苦乐交织的过程中,一次次挑战,一次次的挫折,老师都用那鼓励的眼神为你打气加油,帮你 加满自信心的油箱,给你鼓足前进的动力,也许就是老师的眼睛给你带来了一次次的机遇,带来了一次次成功,望着老师饱含激励的眼神时,请警告自己,别让老师失望。
6、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黯淡。保护我们的视力,就等于保护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要保护眼睛。
7、那样真实的一个场景,那样悲沧的一个故事,并没能打动我,只是看见这双眼睛的那一刻,我才感觉自己仿佛正从一场漫长的冬眠里醒过来一样,这样一双透明,清澈,洋溢着希望的眼睛,竟是在争取自己的母亲不要抛弃他,在传递着这样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欲望。
8、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自己的眼睛,没有眼睛面前会是一片黑暗,没有眼睛,就会失去明亮绚丽的世界。现在,近视是青少年健康的一大杀手,全国差不多有半数以上的青少年都戴上了眼镜。人均近视度长期以来不断的上升,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9、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可以看到光明,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眼睛还可以传递信息。我们不要常用脏手擦眼,适当的用电脑、看电视,而且不挑食,一起努力保护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吧!
1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这种默视僵持一秒钟之后,你犹如孙悟空被罩上紧箍咒。一瞬间,你看到了一切,眼睛背后对你的牵挂,祝福、祈祷、爱你便有一种无可推托的责任这一刻不需要什么,只需沉默。
【描写视觉的比喻句】相关文章:
1.描写人物的比喻句
2.描写秋雨的比喻句
3.描写雨的比喻句
4.描写杨柳的比喻句
5.描写友情的比喻句
8.描写校园的比喻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biyuju/2646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