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工作计划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及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形成,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要两面都要俱到。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经历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含义。
经历编制1—6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
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的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策略,发展推理能力。
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的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教学措施
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改探索。
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展富有情趣、富有挑战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耐心细致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三、课时安排(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balei/3571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