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陶的古都――宜兴,一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到处红花绿草,绿树成荫,正在散步的我在听爸爸讲30年前他小时候的事情。
我爷爷是宜兴人,苏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我奶奶的故乡——伊村。爸爸就出生在东北黑龙江的伊村,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每年家里养一头猪,到了过年猪长得胖胖的,才把猪杀了,只留下猪头、猪蹄和猪尾巴,其他的全部卖掉,卖回一点钱来贴补家用。每到过年是爸爸最快乐的时候,奶奶可以给他买件新衣服,还可以得到五毛压岁钱,那时,五毛钱对爸爸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爸爸就象宝贝一样珍藏着,那样,他就可以不用只听着卖糖葫芦的叫卖声,跟着小贩走好久了。还有,每到夏天一听到卖冰棍的吆喝声,爸爸总是眼巴巴地望着奶奶,一直看到奶奶拿出三分钱来,爸爸就会一个高跳起来,一溜烟的跑出去,用不了两分钟,便拿着一根冰棍美滋滋地回来了,吃着那甜甜的冰棍,爸爸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现在的冰棍花样这么多,巧克力的、香芋的、奶油的、菠萝的、苹果的......凡是能想到的,都可以买得到,可爸爸每次去批发冰棍时,总是忘不了他的“老冰棍”,吃的时候总是先使劲的先闻上一闻,找一下小时候吃“老冰棍”时的感觉。
爸爸小时候,村里只有村南村北两口井,要吃水得用扁担挑着两个水桶到很远的村北一担一担的挑,而现在,奶奶的老家早已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爸爸10岁那年,爷爷带着全家迁回了宜兴芳桥,家里也有了第一个家用电器――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听“小喇叭广播”是爸爸的最爱。爸爸12岁那年,村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人们要看电视,得到村子里的大礼堂去,好多人只能站在电视机前,却也看得津津有味。爸爸14岁的时候,家里才有了一台16寸的黑白电视,虽然只是黑白的,可是,买回电视时爸爸的那股高兴劲并不亚于现在我们看数码液晶电视的心情。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空调、电脑都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汽车已进入许多普通人的家庭,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飞速地丰富着,改变着。
眼前新修的水泥路面宽阔、整洁、平坦。过去,家乡街道垃圾随处可见,大风一吹漫天飞舞的现象现在一去不复返了。漫步街头,你可以看见一个个可爱的“环保小卫士”——垃圾筒。勤劳的清洁工阿姨整天起早摸黑,默默无闻地打扫大街上的卫生,他们的背影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不分晴天雨天,不分春夏秋冬,给我们带来了清洁与舒适。看着这美丽整洁的街道,家乡的人们也在变,都情不自禁地捏紧废物袋丢进垃圾筒里。
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呢?是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家乡逐渐盛开幸福之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让我们的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呢?是改革开放,它象一把金钥匙,打开了致富之门,使家乡遍地盛开致富之花。
是啊,改革开放后,农村变了,人民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听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预感到我们的祖国将会有巨大的腾飞,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更努力去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baba/842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