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爱心教育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关于爱心教育的作文
一次逛街,发现一四、五岁小孩与一只小狗玩的正欢,孩子幼稚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突然一位年轻的妈妈飞奔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脚把小狗踢飞,小狗惨叫着离去,年轻的妈妈迅速抱起孩子离去,在那一刹那,留下的是孩子茫然地目光……
不言而喻,从孩子的母亲动作的迅速程度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她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一丁点的伤害。作为母亲,也许她想也没想,就做出了这个选择。
可是,不经意间,她伤害的不仅仅是小狗,还有她的孩子,或许这一画面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永远不会抹去,这一刻,她可能体会不到母亲对他的爱,但他却目睹了母亲一脚踢开小狗的事实。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全部,说教了很多,可这一些都抵不过刚才的一脚,把所有的教育都踢飞了。
也许,年轻的妈妈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脚的严重性。她对孩子的爱心与对小狗的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来爱心善良的种子已经在天真幼稚的心里种下,期待着萌发的阳光与雨露,可是一场冰雹摧毁了希望,不知孩子在幼小的心灵里作了怎样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又会怎样,但愿影响的是这一个孩子,可是谁又会知道将来不会影响他的孩子呢?更远的未来呢?一个孩子这样,两个孩子呢?更多的孩了呢?将来的孩子还有爱心吗?
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我们使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爱心。爱心,也许天生就在孩子心中,只是被我们扼杀了……我们还能不能把它找回来吗?
篇二:关于爱心教育的作文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它就像一块浓浓的巧克力,使我深深陶醉。
我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永久地被爱包围、封锁。而我就像一颗幼小的嫩芽,等待着妈妈为我浇水、施肥。快乐的茁壮成长。
那是我六岁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辆粉红色的自行车,那是多么的漂亮啊!别提我有多喜欢它了,但是,我不会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此时,我不由得想:“妈妈会骑自行车,不如让她来教我吧!好,就这么办吧!”我来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能教我骑自行车吗?”“好!”妈妈爽快的答应了。妈妈带我来到大门口,说:“我们就在这里练习吧!”“好!”我充满信心的回答。话音刚落,妈妈就开始讲一些关于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说了半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我什么也没管,只是一心想着赶快坐到车椅上,可没想到的是刚坐上去就摔了下来。妈妈看见了立刻把我扶起来,心疼的说:“我们回家吧!明天再练!”可是我不甘心,就严肃的说:“不!”妈妈又说:“明天去公园再练。”这时,我暗暗地想:“毕竟我的伤还是那么痛,还是明天再练吧!”对持了一会,我无奈的“投降啦”。到了第二天,我们来到公园,继续练习。总是摔了起,起了又摔。反反复复好几次,最后还是没有成功。于是,妈妈决定,她在后面扶着自行车后座,让我慢慢骑。“这是个好办法!”我高兴的说。按着妈妈说的,妈妈在后面扶着,我慢慢的骑,可刚走到一半,妈妈慢慢地悄悄地松手了,紧跟着我后面。但我却一点儿也没感觉到。直到我跳下车那一刻看见你—汗流满面的妈妈,我才明白。妈妈脸上充满了笑容:“你终于学会了!”但是,我每一次骑车的时候,妈妈都会说“路上小心”四个字。就这样,“摔倒”离开了我。
妈妈对我的爱如同阳光般温暖,春雨般滋润。这种爱教育着我、鼓励着我,是我成长的指向标。
篇三:关于爱心教育的作文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1、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而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2、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3、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教师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班上的优生多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为老师的助手。但他们也存在着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满,不求上进,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面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然还有个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培养优生,要注意: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引导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帮助优生认识自己。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进而针对性的发展自己;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励优胜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有时很困难,有时也很容易,只要真正爱他们,他们会爱你得更深、更真切。当爱存在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无坚不摧。作为一个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本领,但更需要爱。
篇四:关于爱心教育的作文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宋朝的张景修就曾有过“黄金满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的感概。教育的重要不言而喻。
而教育该如何实施的问题同样也是各类社会人士一直讨论的话题。究竟是爱心教育呢还是惩罚教育呢,一直都是家长,老师甚至社会在纠结的问题。而我认为,爱心教育可能比惩罚教育更甚一筹。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处于青少年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叛逆问题,愈是惩罚,逆反心理就越严重,有时往往得不偿失罢了。俄国的康。德。乌申斯基就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学生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会使得孩子记忆力衰退。”不难理解,信心对每个孩子至关重要,丧失了自信心的孩子又有什么美好的未来,自信的人生呢?
而论到爱心教育的一大关键,当然首先在于家庭,清朝的黄宗羲曾说过“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每一个孩子最先开始接触的便是家庭教育,家庭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若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惩罚却不去鼓励长久以往未免泯灭孩子的天性。过犹不及的道理每个人都懂的。孟母三迁的例子未尝不能证明这一点。孟母多次将孩子带走,最终将家移到学校旁边,最终铸就成了一大伟人孟子。试想,若孟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之时一味的打骂惩罚,而不是想方设法的带着孩子远离环境,那孟子又该如何呢?孟母的搬家的方法未尝不是一种另一种形式的爱心教育。
而学校对教育自然也是十分的重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由此可见,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多么重要。而自小的爱心教育同样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致力于爱心教育中,李镇西老师则做的格外的好。他的《爱心与教育》中说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李老师一生致力于爱心教育,桃李满天下,得到了多少的尊敬,获得了多少教育?让多少人有了美好的未来?有李老师以及他的学生的成功例子,可以看出,爱心教育还是可行的,应该行的。
而一味的惩罚教育确实不可取,现如今每年有多少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但是必要的一些惩罚教育还是有一定的必要。对于孙悟空,唐僧不仅对他采取怀柔政策,也依旧还要念颈箍咒来约束的。当然,不能过度,爱心教育还是必要的。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教育何不实行?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aixin/1704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