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给研究生讲魏晋人“宁作我”的独立人格,有学生问:我也愿意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您说该怎么办?
我真想告诉他:回家。
八年前,我遭遇到与我的这位学生相同的窘困;而且我向我的导师提出了相同的向题。导师赠给我四句诗: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处处不留人。我就回家住。
于是我决定回家。
归心早已似箭了,列车却在大巴山的隧道中艰难而缓慢地爬行。熬过不眠的夜晚和漫长的白昼,在次日的夜幕中,终于远远地望见了城市的灯火,望见了灯火后面妻子和女儿焦急的目光。列车晚点,到家已是午夜,女儿的笑靥在梦中绽放,妻子一个接一个地讲述女儿在幼儿园的趣事。我们都笑了,但我们都知道这笑声掩饰着或消解着什么。这是我们婚后的一个最寒冷的冬夜,雪花在窗外无声地洒落,屋子里弥漫着凯丽·金的萨克斯独奏《回家》,没有低徊与缠绵,在徐缓的高亢中透着执著与伤感……
《老子》说“归根日静”,任继愈先生将“归根”释为“回到出发点”。我回到了我的出发点,虽说无功而返,毕竟是“知常曰明”,尤其难得的是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虚静”。每周除了到郊外上几节课,大部分时间便是独守书房。我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心远斋”,重新开始已持续了多年的与包括陶潜在内的魏晋人的“对话”。
在“心远斋”读陶渊明,发现五柳先生的诗文中用得很频繁的一个词就是“归”。看标题,四言有《归鸟》,五言有《归园田居》,赋辞有《归去来兮》;读正文,“归”字乃至归心归意归情渗透于字行间。陶渊明之言“归”有两重意:一是与“仕”相对的“守拙归田园”,二是与“生”相对的“乘化以归尽”。前者是对生存方式的选择,是可见性行为;后者则是对生命的感悟,是形而上思考。
人生的出发点是“家”。但人生在世免不了有功名之念,于是便想要“出家”(离家出走)。然而,就在他离家的那一刻,“归与之情”便已宿命般地铸成。或者说,“出家”这一人生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酿造出“归家”情结。从此以后,无论他离家多远,也无论他是辉煌显赫还是穷困潦倒,他总是在“归家”的途中。人生旅程看似“征途”,实为“归途”。《庄子·齐物论》有“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列子·天瑞篇》则说“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失家”之可哀,不只是失去给予他生命和起点的家。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900zi/1439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