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字典里解释是“语言文字”。语言是口头的,文字是书面的——都是语言。语言必须是含有一定意义的,不能表达一定意义的口头声音和文字是没有资格称作语言的。
当听着或读着语言的时候,我们会从中获得知识、体验感情、接受思想。好像语言是产生知识、情感和思想的。这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在人类社会中,思想、感情和知识的产生是先于语言的。人类为了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感情才创造了语言。为了把语言长久地保留下来,传承后世,才创造了文字。可见知识、感情、思想才是语言的本源和内涵。语言文字不过是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表达语言内容的声音和符号。有了这种声音和符号,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际。
人是一刻也离不得交流的,于是语言文字就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长期使用这一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则和运用技巧。如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遣词造句、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等。
可见,语言产生于思想感情和知识,语法和语技产生于语言的运用过程。
对语法的遵守和语技的熟练掌握,被称之为语文能力。其实,这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因素。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语言文字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社会知识,道德思想感情组成的内容部分;一部分是语法和语技组成的形式部分。这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谁重谁轻,谁主谁次是很值得探讨的。
在封建社会,《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是语文内容,深一些是《诗经》、《论语》、《中庸》、《大学》和《礼》、《乐》之类。前者是日常运用的普通知识;后者是道德、伦理、教育、文学等精神、思想方面的人文内容。而且这些典籍中还有许多处世做人之道,许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方略。可以说,它是家庭社会中生活、学习、工作的行为准则,注重的是人类社会的知识运用。真是如此,封建社会的文人中,才出现了很多忧国忧民的忠臣义士。岳飞、文天祥、关羽是众所周知的;就连落草为寇的宋江之流,也充满了忠义之心。真是如此,文人中才出现了很多治国安邦之才,高尚贤达之人,聪明智慧之士。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孙膑、吴用等诸多的文人故事,一代代在民间传颂不衰。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有关文人的历史现象,是古代典籍对古代文人熏陶的结果;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文内容对人类产生的重大作用;足见语文内容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宣传深入人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2000zi/173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