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韵离骚叹沧桑,战事震天场,血艳牡丹香,正值江南柳絮扬,江枫击弦伤。
——题记
梦里轮回三百载,重游春秋屈原在。
长衣席地,左臂微曲,看不清青衫下的轮廓,远风轻拂,只依稀看出忧国忧民后瘦削的身形,和那让人千年难忘的眼神,如同黑暗中唯一的火炬一般,明亮而充满希望。紧束的乌发与坚毅的面颊, 我既是混在人群中,但也还是能分辨出卓尔不群的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此时,自信而英气十足,善外交辞令,所言之事,句句在理,抑扬顿挫,字字铿锵, 君王之所信,同事之所服,民众之所托,亦是宾客之可敬可畏之人。屈原事每成,温文尔雅的一声“告辞”,只一抱拳,便潇洒的翻身上马,扬鞭驰骋,令人望而生畏。我仰视远山,一棵青松直入云霄,簌簌而动,令人心生敬仰。
木秀于林而招风,正直的墙挡不住如洪的谗言媚语,君主昏庸不明忠奸,屈原就此被君王疏远而不用。再见屈原,双鬓已然星白,不顾我痛惜的目光,策马奔驰,只留下一路风尘。我摇头,混在人群,只见得远山的巨木摇摇欲坠,画面跳接,只忆得起那坚毅的脸上刻下几许沧桑的皱纹,嶙峋的身形连狂风也映不出轮廓,几缕风尘,一度春秋。
朽木再也支撑不住一个国家的重量,慢慢倒塌。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狂风猛骤,被流放后的屈原在江北小镇狂饮不止,半干半湿的狂风夹杂着屈原的泪撕裂愤怒与不屈,万千的愁绪化作无声的水滴,洋洋洒洒,溢满洞庭。“君何故至此?“我明知故问,举杯相邀,第三次相见,他目光依然如旧,即使在泪的折射下依旧明亮,披散着头发,随风旋舞,脸的轮廓依然坚毅,却刻上了属于岁月的伤痕,那身形如柴,却好似生根于地,立世不倒,他提起酒坛,如此桀骜不驯却又如此温文尔雅,语气仍是铿锵,微笑:“这里风沙太大,人生地疏,无以为生只好借酒消忧。”我哈哈长笑,蓦地怅然一叹,直身而起,倾酒于地,摔坛碎瓦,抱拳道:“前辈走好!”已然泪眼朦胧,泣不成声,他一怔,竟轻轻摇了摇头,用手一捋头发,长袖一甩,衣衫猎猎,转身而去,竟一言不发,只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苦笑。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司马迁如此记载,字字精妙,我无法用语言形容我所见,只是耳边依稀回荡着那一声又一声婉转千回绞断愁肠的《离骚》韵调,于是心房又如被那如藤蔓般的韵律紧紧缠住,一阵一阵的紧缩。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这是他走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如玉般透明单纯而又坚强的屈原。
我双手捧上笔墨,他狼毫龙舞,风翔九天,作《怀沙》之赋,作罢,将笔愤然甩向江中,波能干无一言一语,沉默得只剩下江涛如浪的叹息,墨色在水中迅速泅开、淡化,继而消散于无形。
我将那赋抛给那个渔夫,双手抱拳,直立江边,只见得喷血的夕阳染红了江水与河岸,拉长了我们的影子,我自知力是无法改变,只得默默啜泣,而他,却是用月光般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轻轻点了下头。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他纵身一跃,瞬间,狂风大作,云霞卷舞,大河汤汤作浪,雪沫横舞,嘶声大作,震天撼地,我只感觉脑袋嗡嗡乱响,终于分不清泪水还是河水浸湿了脸。
朦胧中只见得他在春秋乱世点下最浓墨重彩的一个惊叹号。
我不顾渔夫声嘶力竭的质问我为何不去阻止他,不顾人们发疯似的去打捞他的尸体,只是捧一把江水,含泪吞下,一甩长衫,踏着夕阳,茫然前行。
云雨夜,一道雷光裂天劈下,远山的巨木竟瞬间化作尘雾,再也没有人可以束缚他,他真正的自由了。酒馆中的我依旧穿着那天的长衫,泪肆横流,借酒消忧。
怅然至极,笔墨纵横:洞庭天水莹碧翠,江南烟花柳絮飞。小庐竹雨听憔悴,万种愁绪伤心醉。
于是提着酒坛,蹒跚摇晃走出酒馆。
只见得此时的汨罗江上三更月明,水平风清,今夜如此平静,一轮皓月映在江中,我寻它而去,亦是寻他而去,飘飘然坠入江浪,一切都如此虚幻与真实,只听得上善水波的轻吟与寂静历史的叹息。
落叶梧桐寂寥秋,旷谷回箫白水流。
风晚微醺月遮久,长海踏光倚孤舟。
眼前好像又浮现起屈原坚毅却温润如玉的面容与身形,于是安静得沉睡。于是泪水在水中散开,再也看不见,终于不再醒来。
后记:《史记·屈原列传》的每一句话带给我的感觉无一不是这样的的刻骨铭心,于是我深深的被触动。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500zi/88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