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上海出差,和我联系,恰好次日是周末,说来找我。
一方面我交代爱人稍微准备下,一方面努力回忆着过去。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我到上海,他跑到北京,一晃十几年没见。
因为第二日朋友要到来,我把家里卫生全部重搞,还特意买了一套酒具,一切准备就绪,脑海里反复想象着次日上午见到朋友后的情景。
第二天我很早起来,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菜,买酒。九点时候朋友发来信息,问在上海南站如何坐车到我这里。
我想他初到上海,找公交地铁不方便,就让他直接打车过来。很快朋友回我,说打车太贵,不在报销范围。
我不太好意思勉强,就把公交路线告诉他,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小时应该到了。
十点钟时候,我问朋友到哪里了,没回复。我直接打了电话,朋友接电话后语气有点气急败坏,带着埋怨的口吻说附近问了好多人,压根没有我说的公交线路。
我听的头大,就让朋友发来位置定位,我一看,竟然在上海站,可他开始发来的信息是问上海南站。
眼看快十点半了,我索性让朋友打车过来吧,他没回我。
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朋友发来信息,到了。
做好饭吃完,稍微寒暄几句,刚谈到尽兴,朋友突然说必须要赶回去了,因为下午四点要见一个重要客户,我说四点还早,到时候直接打车过去也好,可他执意要走,说倒公交要两个半小时。
送走朋友,我感叹于这次相逢不到两个小时,剩下成倍的时间都用在查路线,倒公交,一路奔波,要是他一开始肯打车过来,半个小时就到了。
其实他也只是想尽量节省,把用钱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只是,这些压缩的用钱成本都要用成倍的时间换取,越缺钱,越想省钱,越去额外透支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500zi/673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