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在书里这样写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曾经是鲁迅先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挚友;他曾经说着“此地甚好”,从容就义。他也许会在中国近代史的滚滚长河中被人们遗忘,但他为了更好的明天抛洒过热血,他就是——瞿秋白。
在他的心中,他因为“历史的误会”陷入了政坛。政治上的一切让他觉得痛苦,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文人”,以至于他不愿意冒充“烈士”而死。虽然这些是他的心里话,但是抹不去的是他为共产党做出的贡献。就义前,他自斟自饮,谈笑自若,虽说他承认了自己的怯懦,但在这一刻,他的淡然,他的无所畏惧更宣示着——即使他的生命与世界告别了,共产党的光辉会一直照耀着中国。“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说他时常感到十年、二十年不曾睡过似的疲劳,然而这一天他要告别这个世界了,终究是有留恋的,这个美丽的世界。一生的精力已耗尽,只剩下了一个躯壳。他的灵魂将会在遥远的天堂看着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将永远不忘今日的生活有瞿秋白的热血。
也许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为了祖国更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但在我眼中,瞿秋白必然是一个烈士,即使他那《多余的话》受到人们的正义,即使他总说自己脱离了队伍。如果一个人,整天面临着昏暗的囚笼,还有勇气拿起笔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他,那他为什么不值得被歌颂?在死神一天一天的压迫下,他不怕《多余的话》被后人讽刺、嘲笑,他只希望更多的有用之才不被扼杀,不要步他的后尘。也许他是怯懦过,他是个“文人”,他只想过一生当个教员,他的心中没有雄心壮志。光是胸有大志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瞿秋白这样的淡然和无畏?不惜丢失了形象——但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瞿秋白。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他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但结果受伤的都是自己。在他的一生中,他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出巨大贡献,他主持过中央,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是如此的不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带领着当时迷惘的群众。他写下《多余的话》来诠释了他的所有,他顾盼自如,从容与世界永别,那样的淡然又让人感到他是那样平凡,就如同一枚烛焰,温暖、照亮了世人的心灵。
瞿秋白就是瞿秋白,历史的瞿秋白,共产主义的瞿秋白,中国的瞿秋白。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懂的人自会寻觅他的足迹。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何必说。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952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