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一个电话,叫我去圆通快递取邮件,苦想,是不是谁邮寄错了?至少目前我是没邮件的,不管怎样还是在最短的时间去取了。
一个好大好重的纸箱,我仔细的看着邮寄封签贴条,地址收件人的确一样不错。我满是疑惑,还是尽力的把纸箱拎到车上,就在第二天的下午,一个能说会道的女人打通了我的电话,一番交流和解释,答案揭晓。书是我们班的王同学妈妈寄过来的,她说那是一套书,寄到乡下不便,问到孩子就转寄给了我,书箱未动,在客厅的一角放着。待开学,送到王同学手边。邮件已不再是迷。更多的是邮件之外的感动。 交流后方知,王同学的母亲在北京打工好多年了,常年不回来,即便是回来也是小住三五日,五年来,大星期的接送就是奶奶的事,起初我知道她就是一个“留守”。对这个孩子我自然有所关注,她长大了,可她话语渐渐地少了,眼泪渐渐地多了,心事渐渐地重了,…她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 王同学母亲的一番解释让我看到了“留守儿童”的艰辛成长,心里扭曲和情感缺失。王母亲语塞的说到:知道自己不是合格的母亲,没有资格指责孩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她寄点钱,寄些学习用品等。作为母亲,很想把她带过来,和我在一起,可高价的借读费我是拿不出的,一年应该是两三万的,只好留在老家让奶奶带。可我的牵挂一直在。交流中,一直没有出现的给王同学生命的另一个人——王爸爸,母亲此刻哽咽了,时断时续的话语中得知,种种原因不得不彼此离开,为了不影响王同学,他们商议过,在孩子面前不许把离婚一事揭穿,就这样一直蛮了好多年,孩子大了,有所察觉,王母亲啜啜的说,她对孩子的爱也只能以这样最简洁最直白的方式弥补,就在这一本本厚厚的书中。 让孩子读书没错,关注孩子的成长没错,出去打工为了养家糊口没错,到底谁错了,又错在哪里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了母爱少了父爱,温暖不暖,长年与爷爷奶奶在一起。情感缺失,心里扭曲,少言寡语,脾气暴躁,善走极端,偶有暴力倾向,对人对事充满怨恨和不满,在她的世界里似乎没了花草,没了阳光,一切没有美好可言。现在又有多少个像王同学这样的“留守儿童”呢?就我们班而言,34人不大不小的班级里,留守的就14人,多大的比例。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和关爱是否更有难度?付出更多?不得而知吧! 如王同学这样的孩子,我不知道他们以后的路会怎样,作为女性,我会尽最大努力施母爱给予他们,让其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授知识给予他们,让其勤奋拼搏。作为长辈,我会尽最大努力教做人给予他们,让其德行高尚。我能做的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我做不到的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为了世界不在黑暗,为了自然花香满原,为了校园课桌不在掀翻,为了孩子们笑容更灿烂,尽微薄之力,为了我的孩子们,更为了这群“留守儿童”,我会努力奋进,充实自己,武装孩子,让“留守”不再孤单,让“留守”不再寡言,让“留守”看到澄澈的天。 我期待,那一天及早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908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