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海县中部,有一条河流,这就是世人皆知的南运河。它虽然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干涸了,但它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的巨大作用却永垂史册。
说起南运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北伐乌桓,为了便于运粮,开挖了平虏渠。平虏渠大体上相当于青县到独流一段的南运河。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强征百万多人,开凿了南接沁水、北抵涿郡(治所在北京城西南)的永济渠(静海一段的永济渠是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开深加宽的)。大运河南北贯通后,因隋炀帝曾乘龙舟抵达涿郡,所以人们又称此河为“御河”。金、元、明、清时期,因漕运繁盛,又名漕河。
南运河通航后,便成为一条重要的水上运输线,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天下兵汇集涿郡,备征高丽;唐代,为抵御北方奚、契丹游牧部族的侵犯,在北部边防的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渔阳(今蓟县一带)派驻重兵;北宋时,河北一带为宋、辽交界的前沿阵地;这些朝代,南运河一直作为运送官员、军粮、军需的水上主要干线。
自金朝以后,南运河的漕运也非常繁忙。金天德五年(1153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先后迁都、定都北京后,这里便聚集了很多贵族和官僚。由于北方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致使大批的粮食和商品都要从南方经南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北京。《金史.河渠志》载:“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从南方各省运经(靖海)直沽的漕粮达百万石之多。”《元史.食货录》载:“(元朝时)每年从江南运至京师的漕粮多达300余万担。”靖海县的直沽口一带呈现出“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的繁忙景象。
明朝以后,漕运更加繁忙。《天津近代史》记载:“明宣德十年(1435年),行使在大运河上的船只近万艘,经直沽的漕粮每年达四五百万石。”清朝初期,由于天津至北京一段的北运河淤塞严重,载重量大的漕船无法通行。顺治元年(1644年)和康熙五十年(1711年),北运河分别增设小驳船600只和1200只,以承接南运河的货物。明清两代,渤海西岸的长芦盐区产食盐239800多引(每引650市斤),其中大部分也靠漕运船由南运河运销各地。民国处年,单是静海县在南运河的漕运船就多达300余只,最大的载重160吨,最小的载重10吨。民国《静海县志》载:“昔日,运河上的船帮一至蜿蜒数十里大为可观。”南北货物的流通,使南运河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5173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