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多种:有形于外的资色之美,有形于内的神韵之美。但美是追求的、是向往的。
去年我去朋友的家乡度假,他家坐落在汕尾市梅陇镇的小乡村里。那儿没有工业的大气污染、化工的污水排放,村间小河流淌,翠竹环绕,甚是美丽。
我喜欢到他家老屋后,那有小河穿过,河床两边绿竹相衬,河边有一条长长的石头深入其中,青石表面光洁,(我想这是乡民用来洗衣的吧!)河水清澈,上面漂浮着水草。迎风站立在青石上,闭上眼,耳边传来竹叶的沙沙声,所有的愁绪随风而逝,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但当我沉浸在其中时,耳边传来了脚步声,睁开眼看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手里拿着垃圾篓(里面装满了生活中所造成垃圾)很自然的倒在了河边,那些倒出的瓜子壳、纸巾、荼叶渣、尘土等随风漂动,吹的到处都是,眼到之处已不再是原有的“美境”。
仔细的观看河的两边还有很多以前所丢的垃圾未被风吹走所留的杂物,而垃圾倒在这儿绝非偶然为之,而是村人均如此,丢在这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在他们的眼里这儿不是让人欣赏的美景,而是村民的——垃圾处理站。看着眼前纷乱的杂物,打乱了那美的一幕。我的心沉沉的,这样的.举动为什么他们显的那么自然呢?如果没有这些垃圾,那这儿的小河会多么的美丽呀!心里幻想着如何改变呢:
问:“为什么他们要向这儿丢垃圾”,
答:“那他们要丢哪?在家里垃圾用袋子装起来,可总要有个归所吧?”
问:“……,城市中怎么没有这种理所当然的现象?”
答:“那是因为那每隔十几米就有垃圾箱,而且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固定的垃圾处理站,而且有固定的人来处理垃圾”
问:“那如果在农村里每村放至少一个垃圾处理站呢?”
…………
形于外的美不易得之呀!
农民经常让城里人看不起,给送一绰号“乡巴佬”,不但因其贫穷,还因其身上那不雅但已成习的支体动作(随地乱丢垃圾、随地吐淡、出口成脏……),那动作不美。
如若真追其根由,不得不让人深思——城市在大搞环保建设、绿化家园时,农村又做了什么改造呢,连最基本的垃圾处理都没有。农民在家乡的路上有垃圾或淡液没垃圾箱类的回收工具可处理时,不得不丢到地上,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成了自然。
事出有因而得成的果,城市中大多都是有文化的人,咱们是否应站在感解的角度去看待呢?进而帮助有需要的人士呢?社会现在都在提倡文明,讲求文化素质——那也是一种美,一种心灵的美。而现又大批的农村人向城市迁移。改变人的素质非一时之事,需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对下一代的改变,是否应为他们创造一些可提高基本素质或习惯的硬件设施呢?
形于内的美也需要环境培养呀!
美,我们都想拥有,但事实很难——这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创造!
【美不简单为题目的1000字作文】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zuowen/1000zi/2202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