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里中女》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1)简析“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中“遂”字的作用。(2分)

  (2)全诗点睛之笔是哪两句?请结合本诗主旨分析说明。(3分)

  (3)本诗富于民歌色彩,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遂”字很重要,它将两个否定词“不”与“无”紧密联结起来,贯通上下文,(1分)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1分)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处。(1分)意在揭露晚唐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1分)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1分)

  (3)诗的开头,富于民歌比兴色彩。(1分)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1分)民歌往往重复咏唱。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流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1分)

作者

于濆

  (832-?)唐代诗人。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公元861年(咸通二年)登进士第,曾奔走于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和北方边塞等地,一生郁郁不得其志,沉沦下僚,官终泗州判官。

赏析:

  此诗是通过农家女和富家女的巨大差别为贫家女子鸣不平的。诗的前四句以池中鱼不知海水深来比喻穷乡僻壤的女子无从想象富贵人家的生活。诗的开头,富于民歌比兴色彩。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民歌往往重复咏唱。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流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60503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