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与恋人别后,饱受相思熬煎的极度忧伤痛苦之情。相关阅读题目及答案,一起来看看!
子夜歌三更月
[宋]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②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注】①本调又名《忆秦娥》。相传创始于李白。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②何许,为何这样。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5分)
2.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月夜庭院思妇图(1分):三更之夜,月色皎洁,中庭梨花在月色的辉映下更加洁白(1分),闺中少妇,思念游子,夜不能寐,听到杜鹃声声哀啼,更是情不能胜,哀伤不已(1分)。为词作营造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2分)。
2答案:这两句运用了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或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作者赋予无情的陇上之水以人的动作和情感,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似乎它们也为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所感动,发出呜咽哀鸣之声,(2分)。作者融情入景,借物抒情,表达了闺中少妇与恋人离别后,饱受相思煎熬的忧伤痛苦之情(2分)。
注释
①子夜歌:即《忆秦娥》。《子夜歌》本南朝民歌,《乐府诗集》列入清商曲吴声歌曲类。其声哀苦。该词情绪与之相类,兼有三更月之句,故袭用其题。
②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夜已三更,明月当空,照亮庭院,梨花如雪。梁代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
③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日夜悲号于深林中,口为流血,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见《尔雅翼释鸟》)。
④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王孙别后,音信断绝,令人想起春日桑叶初生时分的陌上离别。何许,何处。《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咸阳古道音尘绝。柔桑,嫩桑。《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爰求柔桑。
⑤陇头流水,替人呜咽:陇头,即陇山,在今陕、甘交界处。《辛氏三秦记》载,时有俗歌曰:陇头流水,其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关中人上陇者,还望故乡,悲思而歌,则有绝死者。此处借之抒发离别之痛。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446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