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迟的阅读答案参考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迟的阅读答案参考

迟的阅读答案篇一:初中语文 读本议论文阅读习题集 迟

  迟

  刘墉

  “迟”这个字真是耐人寻味,“迟到”的迟是晚;“迟缓”的迟是慢;“迟钝”的迟是拙;“迟疑”的迟是犹豫:“迟明”的迟是接近。

  迟有时是那么优雅,像是“姗姗其来迟”;迟有时是那么威严,譬如“无体之礼,威仪迟迟”;迟有时又是那么蕴藉,好比经中的”春日迟迟”;而迟却又常变得那么令人沮丧,尤其是当我们发觉“今生已迟”。“在儿童时代,我们最常用这个迟字,总是怕迟到学校、怕迟交作业,那时迟对我们小小的心灵,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们不再常用“迟”这个字,但是每当说到迟,“迟了一步”、“起步太迟”,那迟便有了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们将很少用迟这个字,因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反正什么事都少了争,便也不再计较迟不迟,而到那时,如果偶尔说出个迟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叹了。 什么是迟?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慢慢的反应是笃钝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败的。

  什么是迟?迟就是来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总不会迟,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立志做什么事,将来都能成。但是三、四十岁的人,若说从今天开始学医,或许仍不迟;若要学撑竿跳,却可能已迟。至于五、六十岁,学书法或许不迟,要想学医,则可能迟了。总之,年龄愈大,似乎迟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错了路,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因为人到老年,恐怕连悔都已经太迟。

  迟,在这迟迟的人生,在我们迟迟的脚步间,迟缓的行动和反应中,有多少迟迟的季节飘逝了!抬头,才是迟明的少年;回首,已是迟暮的白发,而悟已迟、悔已迟、恨已迟,此生已迟。迟,一个多么缓慢柔软,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1. 请对照文章第一自然段“迟”的几种解释,解释下列词语中“迟”的意思。

  A. 迟滞

  B. 迟早

  2. 为什么说成年人不常用“迟”字?老年人也很少用“迟”字?

  答:

  3. 作者认为“迟”有什么积极意义?(用原文回答)

  答:

  4. 作者说“少时悔要比老时悔有用得多”,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

  5. 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

  6.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过“迟”的遗憾吗?请说出一件“迟”的遗憾,并说说你打算怎

  么弥补它。

  答:

  答案:

  1.A.缓 B。晚

  2.成年人说“迟”有许多挽不回的意味。

  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什么事都少了争,偶尔说“迟”便宜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感叹。

  所以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很少说“迟”,用“迟”。

  3.迟实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脚步是美的;慢慢的礼仪是庄敬的。

  4.略

  5.要惜时,趁着年青而努力奋斗,不要主太多迟的遗憾充塞我们的人生。

  6.略

迟的阅读答案篇二:题春晚阅读答案

  篇一:题春晚阅读答案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3分)(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 静而不寂 ?(3分)[参考答案](1)首句 花落 写暮春之晚, 昏鸦数点 写乌鸦绕林,距离较远,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对暮春之晚的解说正确给2分,对写日之晚的解说正确给2分。)(2)本诗描写诗人读书吟诗后傍晚稍立门外所观之景,村野薄暮时分和谐、静谧。但是,不显得清冷、空寂。因为 花 在 落 , 鸦 在 飞 , 人 在 归 ,(分析 静 ,得2分;分析 不寂 ,得2分。)3、本诗是怎样紧扣 春晚 两字写景的?(4分)4、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3、开篇写花落,点出 春 ;首句写夕阳下柴门虚掩,末句写黄昏时乌鸦翻飞,末句写樵夫渔人劳作归家,都紧紧扣着 晚 字。(分析 晚 ,两处1分,三处答全2分。若从诗歌意象的角度去作答亦可)4、本诗表现了诗人闲适安宁的心境。全诗描绘柴门花落、乌鸦归林、诗人小立、樵夫渔人归家等画面,以动衬静,烘托出静谧而富有生气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安宁。(从其他角度赏析,言之成理亦可)二:①用自己的话描述第二句诗句所描写的画面:答:苍茫暮色之中,几只昏鸦,忽高忽低,时上时下,翻飞于密林之外。②诗人笔下的村野日暮时分的气氛怎样? 答:恬淡、静谧中更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三:(1)诗的题目是《题春晚》,诗中那些词体现了这个时间?(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 点 而不用 只 ?说说你的理解。(3)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参考答案(1)首句 花落 写暮春之晚, 昏鸦 夕晖 是傍晚的景色,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 点 ,用 点 比用 只 更形矣。(3) 吟余小立阑干外 这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周敦颐(1017 1073),北宋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为人洒落轩昂,气格高远。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人不可及。所作《爱莲说》以物喻人,可见其品格。其诗风亦清新可爱。赏析: 题春晚 之 春晚 据首句来看,当为暮春,因有 花落 一词。本诗所描写的景象,正是乡村暮春的晚景:红日西沉,一位诗人在柴门外驻足远望,他 小立阑干外 ,口中吟诗,夕阳在远方就要落下,昏鸦飞过天空,渔夫樵子归来。这是一幅恬静而又富有生意、和谐的画面,全诗充满宁静而不寂寞的闲适之情。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谢,连夕阳的余晖都被落红所掩了!花落之多,足见已是暮春。如此起笔,不免让人心生惜春之情,或许会以为本文是一篇伤春感时之作。接着,诗人放眼天外,远处暮色苍茫之中,几只归巢的乌鸦正绕着树林盘旋,忽高忽低,时上时下。因距离遥远,又日近黄昏,望去像一个个 点 。而一个 飞 字一扫开篇的低沉,为晚春的画图增添了生气。在小路的尽头,樵子渔夫正担柴提鱼,一路归来。或许,那樵子嘴里正唱着山歌,那渔夫正哼着小调。劳动归来,满载而归的愉悦不言而喻。本文写景的三句诗,句句紧扣 晚 字,既是春之晚,又是天之暮。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在日落时分融汇成一幅和谐、静谧的画图,而 落 、 飞 、 归 三个动词的运用又化寂为动,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活泼的气息,使诗歌富有了生机。诗人在书房诵读篇章、吟诗作文已罢,此时,刚刚走出屋外,稍事休息, 小立 观赏,眼见此情此景,内心难掩欣悦。而对景物的描写足见诗人当时的闲适之情。古人写晚春的诗歌数不胜数,但大多逃不出伤春的的感慨。杜牧寻春不在,所以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李商隐与客诀别,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李华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更是满目的感伤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的感情正是寓含对景物的描写中,同是落花的意象,在本诗中却无萧条之感,这主要源于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等意象融合成了和谐、宁静的意境。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颇重所谓的 气象 。程颢曾说 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 吾与点也 之意。 可见周敦颐洒落高远之风。他的为人和作诗的风格是一致的。篇二:题春晚阅读答案

  《题春晚》阅读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题春晚》阅读答案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

  题春晚 周敦颐(4 分)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诗

  《题春晚》阅读答案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题春晚 周敦颐(4 分)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参考答案:

  1、吟余小立阑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气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 自然更像“点” ,用“点”比用“只”更准确,更形象。篇三:题春晚阅读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27671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