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 App
①在北京上地的某软件园周边,十几辆出租车闲散地停在路旁。一辆出租车内,的哥打着盹,时不时地望一眼架在仪表台上的手机,时刻等待着来自打车APP的“嘀嘀”召唤。
②为了在北京上地这个偏离市中心的地方方便拉上顾客,两个月前,的哥们都装上了各种打车APP。打车App软件又称手机打车软件,简称打车软件,是一类可安装在智能手机系统中的应用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GPS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推送服务机制,实现乘客和司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③人们下载了这种手机客户端,就能随时随地叫车。在打车软件上注册手机号后,手机自动定位,地图上可以看到周边5公里有众多出租车可供选择,按下“按住说话”键说出自己要去的目的地,并进行发送,可选择加价金额。叫车后稍许等待,界面会跳出“订车成功”的提示,随即订购到的出租车司机电话联系打车乘客。而出租车上可装起多个智能终端,随时接受乘客叫车。
④打车软件缓解了人、车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具有广泛的生存基础。根据中国社科院新近发布的调查报告,在北京等一些城市,53.77%的人打车需要等10分钟以上;另一方面,出租车的空驶率非常高,有时甚至能达到40%,加剧了城市拥堵。打车软件提供的信息撮合机制,减少了出租车的空驶时间,提升了利用率,其在缓解打车难问题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⑤按照打车软件的约车规则,乘客在叫车时,可以主动加价以吸引出租车司机愿意来载客。比如,本来正常打表,要20元车费,但在早晚高峰打不到车的时候,乘客在叫车时可选择加5元、加10元、加20元等选项,以提高叫车的成功率,这一点违反了出租车不得议价的规定。这加剧了出租车资源的'分配不公。在加价机制的“激励”下,可能会导致加价现象蔓延、市场混乱。
⑥打车软件的司机注册时,无法核验,容易混入假的士,招来黑车;也有不少乘客担心,自己的行踪等信息上了互联网,可能会被滥用,存在安全风险。
⑦从驾驶的角度来讲,本来就是不允许用手机的。而使用该软件时,需要打电话确认乘客位置,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违反交规,存在安全隐患。
⑧市场空间够大、定位够准确、盈利够容易,这些统统是环绕在打车App软件“头”上的光环。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的打车难问题,令打车App软件拥有了生存的土壤和价值。然而,打车App如何寻求出租车公司合作、私家车能否引入等问题,都令其陷入了“中国式困境”。 App软件开发公司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大概有30款像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的士在线这样的打车App软件上线。虽然有市场、有需求,但是打车App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未来盈利之路,依然很长。
⑨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郭海燕指出:“打车软件是一项新生事物,发展有待引导,与其封堵不如介入。”应该鼓励打车软件在实践中运用,避免简单禁止、粗暴管理,以达到“三赢”的效果,北京的经验值得借鉴。
15.请简要说明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分)
16.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打车APP的?(3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有时”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另一方面,出租车的空驶率非常高,有时甚至能达到40%,加剧了城市拥堵。
18.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答案:
15.第一自然段从北京的哥不时地关注手机等待召唤写起,(1分)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打车APP,(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打车APP的具体介绍。(1分)
16.本文从什么是打车APP、打车APP的使用、优势和特点、缺陷和不足、发展前景等方面介绍了说明对象。
17.不能删。“有时”是“有的时候”、“个别时候”的意思,起限制作用。(1分)这表明出租车的空驶率非常高,有的时候甚至能达到40%,并不是一直达到40%。(1分)“有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分)如果删去,则表明出租车空驶率始终达到40%,表意太绝对,与事实不符。(1分)
18.引用。(1分)引用了首都大学教授对打车软件的发展建议,具体说明了打车软件发展之路很长,有待引导。(1分)引用教授的言论,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1分)
【打车app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2652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