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拜谒三苏园》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王剑冰

《拜谒三苏园》阅读答案

  ①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我已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去的三苏园。

  ②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喜欢上了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③三苏园好大好空旷,已经没有了什么人。我独自站立,心头正起波澜。仰头看天,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④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诗词文章。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有人会抓一把土去,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⑤这里是苏轼吗?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捡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有女人直言要嫁就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历史就是这样。

  ⑥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山风来袭,飒飒如雨,柏叶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承接一隙夕辉。继而发现,圪结草、星星棵、刺刺芽、曲曲菜,长得到处都是,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辉里飘。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⑦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兴文重教,文庙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不远有村,名苏坟村。这里不是“三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难怪人们爱饮茶。

  ⑧“三苏”来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⑨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浩瀚千里。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来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或还是那条古道,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⑩吃杯茶,吃杯茶吧——

  阅读思考

  1.理解文章第⑤段中“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一句的含意。

  【答题指津】分析句子含意,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所以,解答此题,既要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又要联系该句的具体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样,“毁弃一个人”显然是指苏轼被贬黄州的经历;“成就了一个人”指上文“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实际上是指苏轼在诗词文画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2.请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线语句的表现特色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指津】分析语句的表现特色及作用,要善于分析这一类语句在文中是如何借助多种感观和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上文画线语句“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明月越来越亮”等借助视觉,“晚风流暖”借助触觉,“飞鸟低徊”是听觉;同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群峰如屏”又是比喻;“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则点出了“三苏园”的环境特点。至于其作用则应考虑该段文句与上下文在内容上的照应和铺垫关系。

  3.文章以“吃杯茶,吃杯茶吧——”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题指津】解答此类题目,要依据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可以从文章主旨、线索、结构以及手法、语言等方面探究。如本文的“茶”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多处出现,显然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其次,“茶道”在苏轼的生命中起到很大作用,象征苏轼坎坷的人生;再次,“茶道”也是苏轼研究的对象,也是其淡泊内心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yuedudaan/11898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