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蓝树叶》是学生进入二年级以来的第一组讲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701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