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测量摆的快慢》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教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2、课程分析
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说教学目标】
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
3.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摆线,钩码,铁架台。记录单。
学生准备:秒表或电子表,米尺或长尺,量角器。
记录单是我为学生事先准备好的。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总设计理念:本课主要以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系展开了三个活动。从活动中学生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本课除了通过实验得到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这一结论之外,还要赋予学生们分析误差的意识。误差的分析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活动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就内容来看,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并列的关系。但我认为三个活动之间也具有梯度,这个梯度体现在误差方面。无论先研究哪一因素,学生对误差的认识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减小误差的方法。
接下来我对教学流程进行说明:
一、复习导入
帮助学生回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
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研究方案的制定:明确本课的测量方法是测量摆10次的时间。
预设:研究摆的快慢学生能想到两种方法
1、一分钟摆多少次。
2、摆10次测量多少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采用哪种方法误差更小。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
1、明确研究的问题,
2、确定研究方法。
二、主要活动
活动一、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研究问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结论。教师直接教会学生误差分析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
1、研究问题:
①猜想——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有关系吗?
②设计——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
③变量控制——如何改变摆锤的重量?如何保持摆幅、摆长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
①从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导致误差?
本环节预设1:学生不会控制摆长、摆幅的问题。
解决策略1:告诉学生摆长的概念,从物体的重心到摆线固定点的距离。学生就会注意钩码的悬挂方式,不能把钩码挂成串形。摆的幅度保持不变,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位置出发。还有一些细心的学生想到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更精确。量角器的出现也为下面研究摆幅做了铺垫。
预设2:学生无法从数据中发现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
解决策略2:引导学生发现摆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测量后的时间非常的接近。
预设3:学生不会分析误差。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4360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