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离子》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元课题三。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
(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教法与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我会答、“ 我会写”、“讨论与交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2、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优势,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学法指导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形成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一是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二是通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4、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五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 一)知识回顾、情境引入
1、知识回顾:“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展示,抽生回答。)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后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也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当他们得失电子后,结果会怎样呢?本节课我们就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来探究离子的形成。
2、创设情景: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是如何得失电子的?氯化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3、讨论交流:全班分为八个小组,短暂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避免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4、漫画导入:投影教材第79页插图4-10和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目,从微观上分析得失电子趋势。
(设计目的:充分利用漫画效果,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析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的趋势,使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接受难懂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启发探究
环节1、离子的定义:动画展示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并提问: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荷吗?学生经历观察并发现它们都带电荷,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离子的定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启发分析和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使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
环节2、离子的分类:在学生已经得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带电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带电荷有什么不同。交流发现: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离子带负电荷,从而得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概念。
(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抽象的分类思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环节3、离子的表示:通过分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离子符号的书写就是在原子的基础上标明所带电荷。这样可以轻松突破离子符号的书写这一难点,也为介绍离子符号的意义作好铺垫。当然离子符号的书写还要结合后面的化合价反复训练才能落实。
环节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提出问题:带异种
电荷的两种微粒之间会产生什么作用力?展示NaCl的形成,使学生认识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通过展示,使学生始终都处于“创造性”积极思维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联想整合、形成体系
1、展示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评价归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
2、到现在为止,物质构成的奥秘已初步形成体系。结合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此时提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让知识更加系统,有利于学生很快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渴望之情。)
(四)学用结合、展示个性
1、我会答: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上(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上(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当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整个化合物就(不显)电性。
2、我会写:写出下列离子符号: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设计目的:第1题,主要是对离子的形成进行检测,第2题,熟悉离子符号的书写。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是发放“小礼包”,“小礼包”内写着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当堂打开“小礼包”宣读知识点,给学生一点点神秘,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既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检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教学高潮。)
(五)小结交流、布置作业
1、小结交流: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1)过程小结、(2)知识小结两个步骤,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2、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以“情境教学、问题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的双边情感交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微观思想方法的建立,学习心理、品质的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板书设计
离 子
一、离子的形成 二、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1、离子的定义
2、离子的分类 三、构成物质的微粒
3、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意义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高三语文《离子》第二课时说课稿】相关文章:
8.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本文来源:https://www.010zaixian.com/yuwen/shuokegao/3858242.htm